藍指海星(前)看似柔軟,其實身上布滿小骨片,受到外界刺激時,會全身變得如岩石般堅硬。
熱門卡通《海綿寶寶》中的「派大星」一角,造型特殊,讓人印象深刻;而派大星的原型,便是海洋世界中的海星。
在台灣各地礁石海岸最常見的大型海星,就是藍指海星(Linckia laevigata Linnaeus),牠是熱帶珊瑚礁內著名的海星,體色呈淺藍色或藍色,偶有紫藍色的個體,腕長可達十五公分,一般有五隻腕足,四隻腕足的個體也有出現的紀錄。
海星的身體有許多骨頭,這些骨頭是由數百片彼此分離的小骨片組合而成。骨片排列成網狀或格狀,骨片之間有肌肉相連接。
海星的所有動作,都是這些小骨片和肌肉共同合作完成,由於骨片之間並沒有緊密相連的關節,所以,牠們可以在海底做各種高難度的瑜伽動作,堪稱海洋界瑜伽高手。
藍指海星體表的骨板緻密、堅硬,在受到外來刺激時,身體將變得堅硬如岩石般。牠的進食方式很特別,是用腕足將胃外翻後分泌消化液,再消化藻類及其他有機物。
海星有很強的再生能力,腕足如果斷了,牠可以很快再長出新的腕足;加上藍指海星的骨片很多,肉很少,所以天敵不多,生命力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