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政府每年編預算把農民曆併施政績效列印成冊分送縣(市)民;各鄉鎮公所也不遑多讓,每年循例做相同動作贈送農民曆,由於農漁會所屬會員各項作業均須參考氣象和節氣變化,同樣不能缺少農民曆;至於春節期間到寺廟參拜,更不能免俗拿一本免費的農民曆回家。
總之,過一次年,每戶人家至少擁有三、四本農民曆。最怕遇到版本內容有出入時,不知採信那一個版本才是正確的?龐大的印刷品最後流入資源回收,讓人有資源浪費和缺乏環保的感覺。
弔詭的是,各縣市政府年年喊窮,編列預算時卻總是蕭規曹隨,不願用腦筋尋求突破,光是農民曆這一項,各單位的重複動作就有很大改善空間。
希望地方政府勿以善小而不為,縣市政府和鄉鎮公所原本是一體的,要展現高度和器度,不必和地方農漁會或寺廟搶搭贈送農民曆的列車,把有限的資源用在更迫切的刀口上,或許人民會更加有感。
潘扶敏(新北市/退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