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紀錄片能夠為社區說故事!」長期擔任影像培力營計畫主持人的曾吉賢說,六年前,與其他人在新竹各地進行社區影像培力計畫,去年十一月更成立社區影像合作社,讓社區民眾藉著拍攝,「呈現社區的家園故事。」
新竹縣文化局新瓦屋旁的市民農場,後方有間紅磚老屋,總傳出播映影片的聲音,並夾雜居民對話。
「『合作社』是互相討論的平台。」曾吉賢認為,透過合作社的設立,一方面讓培力計畫延續,學員也能持續拿起攝影機;另一方面則積累社區影像成果,形成與大眾對話的平台。現今也會不定期舉辦影讀會,邀請紀錄片導演分享拍攝過程與技巧。
曾吉賢說,民眾不分年齡、手持能紀錄影像的工具,他們或蹲、或站、或趴,專心記錄著社區故事或家庭歷程,至今有一百多位學員。
「那是一種純粹的感動!」曾吉賢表示,紀錄片穿透力強,能為弱勢發聲,民眾拍片是因熱愛社區,「反而從居民身上,學習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