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閎綜合報導】為慶祝春節,大陸大唐西市博物館與陝西省文化產業促進會合作,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日推出「迎新春‧西藏巨型唐卡祈福展」,展出近百幅西藏唐卡,賦予祈福祝願的內涵。由於唐卡藝術發源於青藏唐蕃古道,是絲綢之路必經之路,此次在絲綢之路起點—大唐西市遺址大廳展出,更具意義。
其中一幅高十五公尺、寬九公尺、重約四百公斤的最大唐卡,是由三十多位西藏民間藝人歷時一年完成,在錦緞鑲邊的布面上,佛陀坐中間,阿難、大迦葉站兩側,金剛護法、文殊觀音俱全,順時針方向描述佛陀一生的故事,畫像莊嚴、造型生動、色彩亮麗、氣勢宏大,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大陸罕見的手繪巨型唐卡。
唐卡(藏語意為可攤開觀賞的布絹卷軸畫,亦稱布畫)是藏傳佛教特有的繪畫形式,集佛教、民族、文化、藝術、繪畫等多種元素於一體,具濃厚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唐卡的起源可追溯至七世紀初唐代,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具有多種功能—可供遊牧民族隨時供奉膜拜,且兼具有史料、教義闡釋和實用功能(如藏醫藥、工藝技法、天文曆算、藏傳佛教人物傳記以及書法知識),而被喻為「西藏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