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之間能彼此互相扶持幫助,是父母最大的安慰與期望。 圖/法新社
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同事有兩個孩子,哥哥品學兼優,從小就是班上的模範生,今年還考上國中資優班,在校成績十分亮眼!他不僅學業成績好,就連附近的鄰居、朋友都直誇這個孩子有禮貌,樂於助人,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孩子。
不過,哥哥雖然各項表現都非常優秀,但有一件事卻讓同事煩惱不已。他雖然對身邊的朋友十分友愛,與別人的互動關係也非常好;遇到比他年齡小的孩子,也會特別照顧那些小小孩,充分表現出大哥哥的絕佳風範。
但是,對於自己的妹妹卻非常不友善,除了經常和她吵架、打架,甚至故意捉弄她之外,還會故意和妹妹爭奪。
兩個孩子只要碰在一起就會大吵大鬧,同事試了很多方法都無法改善兄妹間相處的模式,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彼此間的紛爭愈來愈多,令同事不知如何處理每天一再重複的事情!
哥哥三不五時就會故意嘲笑妹妹的身材,惹得她嚎啕大哭,當妹妹洗澡時,還故意一直敲門,讓她無法專心洗澡;有時,還會蓄意破壞她的東西,當她傷心哭泣時,卻在一旁得意大笑!當然,妹妹也如法炮製。
經常是被欺負的一方跑去向父母告狀,要求父母懲罰對方;被懲罰的一方就會開始細數對方也曾在何時欺負他。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戲碼在家裡輪番上演著。
其實,哥哥對妹妹的態度不友善是有原因的;哥哥小時原本對妹妹並沒有這麼大的敵意,而且遇到別人欺負妹妹時,還會勇敢站出來保護她。
但好景不長,有一段時間同事忙於工作,無暇看顧孩子,就由先生來照顧他們。但先生十分偏愛女兒,凡是兄妹間起爭執,總是不問對錯就要求哥哥禮讓妹妹。
在這樣不平等的對待下,哥哥愈來愈討厭妹妹,一有機會就欺負她。被欺負的妹妹也不甘示弱,除了向父親告狀外,也會找機會報仇!在這樣一來一往的互鬥模式下,兄妹間的感情變得愈來愈薄弱。
父母親對孩子不平等的對待方式,除了讓受偏愛的那一方恃寵而嬌之外,更會讓另一方認為父母不愛他,進而把怒氣全出在受偏愛的人身上。
要減少兄妹吵架的問題,除了要以一致性的態度對待孩子之外,更要讓孩子打從心底感受到,父母親對他們的愛是平等的。當孩子得到平等的對待,就能感受父母親溫暖濃厚的愛意,自然也會學習以同樣的方式去愛身邊的人。
心情小語:父母要以一致的態度對待孩子,讓孩子得到公平的對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