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行之後的偈頌,釋尊說明難遇的多寶如來,來證明法華經殊勝的儀式,又稱頌這麼多分身來集,勸大眾流通此經。釋尊告訴諸大眾:在我滅度後,誰能對此經善加護持讀誦呢?弘通此經是相當不易,於是列出六難九易:
六難是:
1. 說難──若佛滅後,於惡世中,能說此經,是則為難。
2. 書難──若佛滅後,於自書持,若使人書,是則為難。
3. 讀難──於我滅後,於惡世中,暫讀此經,是則為難。
4. 持難──佛滅度後,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
5. 聽難──於我滅後,聽受此經,問其義趣,是則為難。
6. 奉難──於我滅後,若能奉持,如斯經典,是則為難。
其次,九易是:
1. 諸餘經典,數雖如恆沙,但演說此等,是則為易。
2. 取須彌山擲向他方,是則為易。
3. 以足趾撼動大千世界,遠擲他國,是則為易。
4. 立於有頂天,為眾演說無量餘經,是則為易。
5. 有人手抓虛空遊行,是則為易。
6. 置大地於趾甲上,升於梵天,是則為易。
7. 於大火之中,擔負乾草而不燒,是則為易。
8. 持八萬四千法藏及十二部經,為人演說,令諸聽者得六神通,是則為易。
9. 若人說法,令千萬億無數眾生得阿羅漢、六神通之益,是則為易。(以上取意)
究其因,讀難:「大地至重,梵天至高,足甲至微,置大地於足甲而升梵天」,有此神通者不難,不若惡世讀此經為難也。持難,負乾草入劫火而不燒,亦未為難;惡世眾生暴惡、煩惱重,能於中持此經者,是則為難也。聽難:八萬四千法藏以文言敷演,何足為難?獨此經之實相,無量義趣,而能聽聞,是為難也。
奉難:若有人善說法,令諸聞者得羅漢六通,此亦未難;能持此經即得菩提,故為難也。顯所以難:言我(佛陀)自成佛以來,從始至今,於無量土所說諸經,蓋無量矣,皆隨機之談,獨有此經示一乘佛性,凡有持者,疾得菩提,故為第一。若能持此經,則全持佛身,慧命不斷,然非大根堅固忍力,實難持也。
說如是至難的六事,也比受持弘通此經容易。故惡世能持,是真佛子,能解其義,則為世間眼目,以開佛知見也。(見寶塔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