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天人感應, 還是別有用心

文/余遠炫   |2013.01.21
2943觀看次
字級

《後宮甄嬛傳》電視劇中,有一段欽天監副使季惟生,向雍正皇帝說明「危月燕沖月」的天象,將造成太后鳳體不安。欽天監暗示,要特別注意帶有木字的妃嬪,防範她帶來的危害。欽天監竟然成為後宮鬥爭的工具,利用他們的天文專業知識,企圖影響皇帝對妃嬪的寵愛。

其實古代的天文官們,的確也涉入了不少政治紛爭中。自漢代的董仲舒提倡「天人感應」的學說之後,漢代對於讖緯之學相當入迷。

天象發生變化或是山川出現震動,皇帝就要把罪責攬在身上。但皇帝是天子,無法受到真正處罰,底下院長級的三公大官們,就要代替接受懲處。所以天文官們就成了有心人利用的工具,甚至假造天文現象陷害官員。

漢成帝綏和二年時,天文官報告出現了「熒惑守心」現象,「熒惑守心」比起「危月燕沖月」還要嚴重。「熒惑」就是火星,「守」是守候靠近的意思;「心」是二十八星宿中屬於東青龍區的「心宿」,或稱「心月狐」。小說《鏡花緣》中百花仙子的對頭「心月狐」星,下凡成為武則天,在冬日裡以帝王身分命令百花盛開,引起一場風波。

「熒惑守心」簡單的說,就是火星移動靠近心宿位置,這個天象在古代代表著國破君亡。為了擋災,當時的丞相翟方進為此自殺,成為第一位為天象而死的重量級官員。

但國內中研院院士黃一農教授,卻以現代天文物理推算漢成帝時,並無「熒惑守心」之事實(見黃一農著《社會天文學史十講》),天文官為何要捏造天文現象?原來是當時的王氏外戚集團,勾結天文官剷除異己。

清代的天文機構稱為「欽天監」,大抵是由明末清初的西方傳教士擔任欽天監監正職務,順治時期的湯若望、康熙朝的南懷仁,對當時的天文曆法做出卓越貢獻。雍正朝時欽天監正為蒙古人明安圖,與傳教士戴進賢、徐懋德,修訂《曆象考成》,完成新曆法。

至於「危月燕沖月」則是電視劇中杜撰的情節,重點在後廷與欽天監勾結,在清朝歷史上,其實並未出現過。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