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不歸宿,塵封寫字桌,
拂塵開抽屜,有物觸我目;
五顆花生米,各有四隻腳,
匍匐手帕中,見風皆瑟縮。
黠哉老鼠娘,借此為產褥,
我不殺汝子,汝勿佔我屋;
置帕土碗中,移放東牆角。
限期今夜裡,領子須從速;
夜靜電燈熄,屋梁有落月。
我從微光中,靜看鼠娘出;
東尋又西找,皇皇復汲汲;
行至土碗旁,其樂不可遏。
匆匆銜一子,急急進土穴,
憧憧十往來,好事方完畢。
我愛除鼠患,更愛好生德;
寧願衣履破,不願長殺業。
───緣緣堂主詩
這幅「母鼠救子」的護生畫,愈看愈感人。
畫中,沒見到人,但是閱畫者卻深深感動於人對小動物的護生和愛心。此幅圖的主旨,即是題詩末四句「我愛除鼠患,更愛好生德,寧願衣履破,不願長殺業。」
題詩的內容,描述的是主人離家一段時間,回到家中竟發現書桌的抽屜裡,有母鼠產子。母鼠聽見人聲,當然先躲了起來,但一窩鼠子仍然安穩地生活其中。
這在一般人家,可能會驚天動地一聲尖叫後,立即將鼠子捉起來處死。這情形不足為怪,人之常情嘛!
但是,相信閱讀過這幅護生畫的人,絕不會這麼做。畫中的母鼠,是黑色的,顯示牠的驚慌害怕,怕什麼?當然是怕人類殺害牠和牠的孩子;而鼠子是白色的,表現出小老鼠是新生的生命,生命是喜悅的,是無辜的,是有因緣而來到世間的,牠們有生存的權利。
母鼠在夜深人靜時,小心翼翼地,不顧自身危險,勇敢地救護自己的孩子,這是母愛的最高表現。只要想到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人類何忍拆開牠們眷屬,害牠家破人亡呢!
主人的慈悲心,使他決定讓母鼠與鼠子團圓。他心生一計,順勢用手怕將鼠子包起來,放在一個陶碗內,置於牆角邊。等到夜深人靜屋裡熄燈後,屋中漆黑一片,窗外有月光照進屋來。此時,果然見到焦急的母鼠,從暗處出來尋找自己的孩子。
牠尋尋覓覓地終於在東邊牆角處的一只碗裡找到心愛的孩子,鼠媽媽真是高興,立刻展開救子活動。母鼠一隻隻地將小老鼠叼走,藏在安全的土洞中,牠不辭辛勞地來來回回走了十趟,才將孩子一一救回。
老鼠也是一條生命,牠們偷人類的食物,被視為害蟲和小偷,但牠們是為了生存;而人類為了生存和果腹,不是也天天當小偷,偷走許多動物的生命以滋養自己的肉身嗎?而且還講究如何烹調和加味,讓生物成為美味佳餚。這對損失性命的動物來說,情何以堪!
老鼠侵犯到人的生活領域,要驅趕牠們有很多方法,子愷先生在此畫中提供了一帖良方,讓閱畫者能不殺生、不長殺業還能護生。看官們,何樂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