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沒教的浪漫】 相思的詩歌

劉炯明 |2013.01.13
5890觀看次
字級

先有詞,後有曲

跟相思有關的歌很多,蔡琴唱過〈明月千里寄相思〉,張學友唱過〈相思風雨中〉,曹雪芹的《紅樓夢》裡有首紅豆詞:「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後來由名作曲家劉雪庵配了曲。

胡適有首小詩:「偶有幾莖白髮,心情微近中年。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拚命向前。」從白頭髮想到自己人生的路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只有依照已經選擇的方向,努力往前走;還有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蘇東坡有:「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王維有首〈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送別友人後,回到家關上門,想起春草明年會再綠,可是你會不會再回來呢?

還有白居易在送別的時候,也寫過「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句子,也是用草來描寫離別的心情。古詩裡有「青青河畔草」這一句;李後主也有「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一句。

不論詩詞或歌曲,都有兩部分:一是聲調跟節奏,就是曲;二是文字,就是歌詞。

那麼,是先有曲,還是先有詞呢?當然,有許多例子是先寫詞後寫曲的,前面提的〈紅豆詞〉就是曹雪芹先寫詞,劉雪庵後來配的曲。

先有曲,後有詞

美國有兩個寫百老匯歌劇的人,羅傑斯(Richard Rogers)和漢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寫過很多有名的歌劇包括:《Sound of Music》、《Okalahoma》、《South Pacific》。他們合作的時候,都是漢默斯坦二世先寫詞,羅傑斯再配曲;但是,在一般情形下,大多數是先有曲,後有詞。

為什麼呢?這有好幾個原因:

第一,在宋朝或者更早以前,都是先有曲,就是所謂的「詞牌」,然後文人再按照詞牌來填寫文字;第二,寫曲困難,寫詞容易,當然寫詞要寫得好絕不容易,但是有了一個已經寫好的曲,配詞就比較容易,所以寫曲的人少,寫詞的人多;第三,先寫詞的話,字的發音,往往會限制到怎麼樣寫曲,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已經寫好的歌詞是「我愛你」,應該要配「Do Do Do」,假如你配的是「Do Do So」,我愛你的「你」字,聽起來就不清楚不順了;第四,有了曲,在不同的時間用不同的語言,可以表達不同的敘述和情感。

你也不妨為自己相思的人念一首小詩、唱一首好歌吧!

(選摘自《國文課沒教的事》.時報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