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兩岸外交握手的開始

張亞中(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2013.01.10
991觀看次
字級

明天,一月十一日,近三十位兩岸的退休大使與同行的學者集聚在酷寒的北京,就當前的國際格局、亞太情勢與兩岸涉外事務進行對話交流。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進程而言,更是巨大的一步。

從一九四九年起,兩岸分治六十餘年,就軍事而言,前面十多年間兩岸還有軍事上的對抗,後來的時間大多是隔海對峙,有隔空喊話、叫罵、調侃,但並沒有實際的武裝衝突。但是就外交而言,兩岸在國際上卻從來沒有放棄面對面的對抗,雙方進行的是國際政治上最難解決的「零和博奕」。兩岸的外交人員在別人的家裡,相互鬥爭,雙方各自的成就就是如何置對方於死地,迫使對方捲旗、離席、撤館。

兩岸外交上的鬥爭,有它時代的背景,但是站在中華民族的整體立場上,誰也沒有真正的賺到好處。一九五一年的舊金山和會,一個戰勝國與戰敗國集聚的會議,死傷無數的中國人,不管它是兩岸的哪一個政府,都因兩岸相互敵視對方,國際間也樂得讓兩岸均沒有參與那個應該是屬自己的勝利大會。由於兩岸的分治,戰敗的日本並不願意白紙黑字地將台灣與澎湖的主權交還給哪一個中國政府,只說放棄而已。由於兩岸在外交上的互不相讓,不論是東海的釣魚台列嶼,還是南海的南沙群島,兩岸均無法在國際間共同發聲、共同維護屬於中華民族的財產及利益。由於兩岸互挖牆腳,大量的金錢進入外國人的戶頭,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成語做了最好的當代註解。

二○○八年是一個大交流時代的開始,兩岸在外交上的休兵,終於使得雙方的外交人員暫時鬆了一口氣,但是兩岸外交人員的互動,並沒有像兩岸交流一樣這麼樣的熱絡,駐外人員仍舊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一點也不稀奇,外交看似最講究彈性與妥協,但卻又是最有立場與堅持的一種特殊性事務。兩岸都覺得這樣的情形不好,但是誰也不願跨出第一步,或者應該這樣說,也不知如何跨出第一步。

大使們終歸是大使,即使離開了為自己政府奮鬥一生的崗位後,仍舊希望能夠為自己所屬的社會能夠做些什麼事,不同的是,這些外交的老兵,更願意聽聽昔日對手的想法,看看大家一起能夠做些什麼事。只有兩岸和解,兩岸才真正感覺到彼此是一家人。兩岸外交人員能夠彼此坐在一起,共話天下大勢、民族情感、了解彼此的考量,不就已經為兩岸未來的大和解開了一道曙光了嗎?

在方夏文化交流協會與兩岸統合學會的共同努力下,兩岸的退休大使併肩而坐,是希望能夠告訴兩岸、所有的華人,甚而全世界其它國家,兩岸之間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溝通,同樣的血緣讓我們有足夠的關懷去了解彼此,豐富的經驗讓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去解決所有的難題。

方夏文化交流協會是大陸方面一群以退休大使為主體的社團。兩岸這次的退休大使會面,並不是在政府授意下進行的互動,而是彼此自發性的意願所促成。兩岸退休大使希望透過雙方的會面,讓兩岸人民了解,再多的歧見也不應該傷害彼此的見面與溝通,愈多的溝通愈容易讓對方理解彼此的想法,進而也才能增加彼此的互信與認同。

兩岸外交休兵固然可貴,但是休兵畢竟是消極的作為,積極的作法應該是兩岸在國際間的共同參與。政治學的基本知識告訴我們,沒有參與不會有認同,只有共同參與才會有共同認同。兩岸退休大使今日能夠握手交流已是功德一件,如果能夠為未來兩岸在國際間的互動與共同參與提出建議,那真是功德無量。

這次會面原本要安排在江蘇宜興的大覺寺舉行,後來因當地設施仍有不適,因而改在北京舉行。兩岸大覺畢竟不容易,但是我們相信,只要能夠秉持包容與關懷的心境,兩岸之間絕對沒有任何難事。我們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