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復興布袋戲團團長陳雲鶴(左)、祝安掌中劇團長陳正義(右)昨天合演《力力溪畔‧哪吒佑民》。圖/劉星君
【本報屏東訊】由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石光生策展的「力力溪畔‧哪吒佑民」主題特展,昨天在屏縣潮州鎮戲曲故事館開展,帶領民眾認識縣內古蹟朝林宮供奉三太子哪吒的信仰事蹟,更結合屏東的布袋戲三大流派發展特色,從傳統戲曲中一窺潮州在地人文歷史,展期至三月底。
在開幕典禮上,包括文化處副處長許沛祥、策展人石光生、潮州鎮公所主秘丁勇言等貴賓出席,新復興布袋戲團團長陳雲鶴、祝安掌中劇團長陳正義也在戲曲館前合演《力力溪畔‧哪吒佑民》,明興閣掌中劇結合傳統北管樂曲演奏,老團長蘇明順現場示範操偶技藝,替展覽熱鬧揭幕。丁勇言歡迎民眾來參觀,認識傳統戲曲,也了解潮庄發展史。
有逾百年歷史的屏東縣潮州鎮朝林宮,供奉中壇元帥哪吒,不僅是潮州鎮泗林里、四春里、崙東里等三個里的聯合庄頭廟,也是屏東縣的縣定古蹟。
根據當地耆老相傳,泗林里位在林邊力力溪範圍,一旦遇暴雨與颱風氾濫,居民常遭洪水威脅。傳說三太子曾經顯聖,阻擋水流使其改道,讓當地百姓免受水患。庄民認為「太子爺」顯靈庇佑庄民,為感念神祇恩典,更決定替太子爺建廟崇祀,朝林宮於焉誕生,成為泗林里最重要信仰中心。
「潮州鎮是屏東戲曲的發源地,屏東縣的布袋戲團各具特色,強調在地札根、傳承戲曲文化,團隊也獲邀到大陸交流演出。」石光生指出,「力力溪畔‧哪吒佑民」是以哪吒護民故事為題,《封神演義》中的李哪吒,充滿傳奇色彩與剛強正直精神,形象深入民間,成為家喻戶曉神祇,《哪吒鬧海》更是傳統戲曲經常演繹的戲碼。
石光生表示,此次展覽特別加入屏東布袋戲流派與藝術,介紹全樂閣布袋戲團、祝安掌中劇團、新復興布袋戲團、明興閣掌中劇團、阿猴掌中班等各團的發展史與特色,相當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