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燈會邁入第二十四年以來,首度打破傳統禁忌,小提燈以「蛇型」展現,更特別的是可盤在手腕上也可提。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由觀光局舉辦的台灣燈會,今年落腳新竹縣,主燈與小提燈昨日亮相,主燈取名為「騰蛟啟盛」;總高度二十公尺,總重約二十六公噸,白天是壯觀的藝術雕塑,夜晚搖身一變,則成為巨型的藝術燈籠。
由於大家對「蛇」的觀感多半是負面的;十二年前的蛇年,台灣燈會首度移師到高雄舉行,也沒有用蛇當主燈造型,而是以當時高雄市長謝長廷喜歡的神獸─「鰲」,做為造型。
今年的主燈造型依然不是「原汁原味」的蛇,而是正在由蛇變成龍的「蛟」。
觀光局說,以蛟為造型,取其努力變成龍的「鬥志」;且融入時尚以及科技,主燈內部安裝逾二十萬顆節能LED燈及兩千組燈光變化控制迴路,符合節能減碳潮流。
今年的小提燈「炫風淘氣蛇」是可愛的機器蛇造型,象徵新竹是科技城,頭上還頂著一個象徵新竹風力的螺旋槳,不只可以提,還可以固定在手腕上,仿蛇喜歡纏在樹枝上的感覺。
今年台灣燈會二月二十四日晚間七時十五分開燈,三月十日晚間十時四十五分結束,會場設在竹北高鐵車站特定區,搭台鐵六家支線和高鐵可以直接到燈會現場,周邊也規畫七大停車場、兩萬個停車位,預期交通比較不成困擾。
燈會期間將準備八萬個小提燈免費發放,詳細發放方式於燈會舉辦前會對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