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在元旦祝詞中呼籲大陸新領導人習近平,在鞏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全面擴大深化兩岸交流。這是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之後,馬總統首次公開對他的喊話。而習近平也在出席全國政協新年茶會中,再次強調要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
兩岸關係發展至今,已經在經貿交流上建立了緊密的基礎,兩岸已互設經貿辦事處,貨幣清算機制的備忘錄也已簽訂。馬總統提到未來具體的作為包括: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加速《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續協商,進一步放寬陸資和陸生來台以及陸客自由行。
馬總統的作為確實是往擴大深化兩岸交流的方向前進,不過,馬總統的「不統、不獨、不武」政策固然是順應台灣「主流民意」,但也是遷就現實,以維持現狀為目標。依憲法,統一才是國家的目標。因此,如新黨等政治團體都希望馬政府能夠回歸國統綱領,往國家統一的目標努力。
至於習近平重提「一國兩制」的說法,這是鄧小平在兩岸開放之前提出的方案,雖然在香港實施了十五年,但是香港民眾對於大陸的法治觀念和生活習慣仍有扞格。一國兩制是台灣民眾普遍無法接受的方案。近年來,大陸涉台人士已甚少提及,不知習近平為何重提此案?
大陸主要的對台政策,在中共十八大的政治報告中已清楚提出了進程和目標,胡錦濤在報告中提到:「要探討國家尚未統一前的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商談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且十八大最重要的是確立兩岸「一中框架」。這是兩岸交流至今,大陸比較務實的作為。
這個方向,是兩岸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有關「一中框架」,它比「一中原則」更有彈性,顯示兩岸不一定非要在「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做零和的競爭,而是在「一個中國」的架構下進行交流協商,對未來則保留彈性空間。
在經貿交流方面已根據ECFA的架構順利進行之後,兩岸必須要有一個和平的環境,那就是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儘管這一方面還有許多的複雜因素限制,諸如台灣和美國、日本的關係,及美國圍堵中國崛起的「亞太再平衡策略」。但是兩岸間建立軍事互信對於台灣有絕大的好處,除了減少國防預算,也可避免戰爭的威脅。
最後在兩岸和平交流、和平發展的基礎上,對於主權問題已有共同的認知下,簽署和平協議,如此才能使多年隔閡的問題徹底解決。這目標不是短期能夠達成,但只要方向正確,目標就不會遠。如果馬政府繼續走「不統、不獨、不武」路線,大陸還要繼續推動「一國兩制」,顯然有違兩岸目前已走的路向,甚至是走回頭路。因此,兩岸目前應該擴大深化交流,目標則是推動和平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