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生命的佳音

陳怡安(怡安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2013.01.03
1174觀看次
字級

每年佳節一到,望眼商店、商場、百貨公司、旅館、公司行號,甚至特定的名街道,莫不布置著匠心獨具的耶誕樹,掛著晶晶亮亮、爭奇鬥豔的燈飾;電台不時播放悅耳卻熟悉的耶誕歌曲。在有天主教或基督教信仰的國度裡,教堂的鐘聲格外地響徹耶誕佳音的信息。小朋友們誠摯地期待著耶誕夜裡,在熟睡的過程中,耶誕老公公悄悄又神奇地把夢寐中的禮物送了來,或掛或置於聖誕樹下。教會的信徒們更會組隊到老人院、孤兒院、醫院或常被忽略關照的團體去吟唱詩歌,慰問、送暖。親友們相互寄送祝賀卡片……。總之,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季節(season's greeting),是當互報佳音(good tiding to you)的祝願時令。

然而,當人們彼此祝福「耶誕快樂」(Merry Christmas),並賀新年愉快(and happy new year)時,可還記得這節慶背後所含藏的原始意涵?到底耶誕節在「紀念」什麼?或問:快樂的源頭是什麼?或問:「Christmas」的意義是什麼?

這便要回溯當作基督(Christ)的耶穌(Jesus as Christ)的人格典範了。整部被世人尊稱為聖經,尤其是新約中的共觀福音書和約翰福音,所記載的就是為何一個名叫耶穌的歷史人物被當作救世主「Christ」的信息。這個信息竟被認為是福音,是好消息?而且要叫相信的人到世界各處去宣揚,直到永遠。

此篇短文當然無法窮盡這信息的內涵,就讓我借用曾嚴謹鑽研儒學與佛法的譚嗣同的名言——「救人之外無佛法」。此語道破了佛法對人世的使命,亦即耶穌在人間所示現的,也就是救苦救難的行誼。「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到我這裡來,我必給他平安」。

耶穌畢生的遭遇便是苦難的象徵,而苦難正是福音的恩典。他出生於父母逃難(政治迫害)中的旅途,沒有安適的家或醫院,而是在客棧的馬槽裡。如此卑微的出生夜,被視為聖善夜、平安夜。理解這出生卑微的生命正是成就偉大而榮耀的人格的大智者們,迅速地趕來祝賀並贈送禮物。他是木匠之子,沒上過什麼學,靠的是現實生活所體悟的智慧,並將如實又剔透的智慧分享給周遭。而與他有緣的人就結合成門徒授業關係,十三門徒都來自平常百姓家(尤其是漁夫),他還被自己的愛徒出賣。他也懷疑過自己的使命,質問過上帝為何讓他遭受如此的苦難,但經祈禱之後,靈光再破,回到原本的初心。被冤枉定罪,釘在十字架上,受盡屈辱而死。死後,跟他一夥的門徒,在威權的政治力下,竟不敢認耶穌。他的屍體如常人一樣地被埋葬了。但三天後復活,然後升天,坐在上帝的右邊(請參閱使徒行傳)。他一生的遭遇,正揭示著人人皆有的遭遇,而苦難的遭遇便是人生的本然(the way life is),包括死亡、埋葬,但死亡埋葬不必是世界末日。凡能接納一切苦難的人的精神,是復活的希望,是超越心靈所帶給人的自由、尊嚴和光榮(升天坐在上帝的右邊)。

他說:「我來到世間,是要讓人得自由。」他把人間的矛盾和厄逆化成弔詭的福音:「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上帝的國是你們的。飢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要得飽足。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你們將要喜樂。因我之故而憎恨你們、排斥你們、辱罵你們,棄絕你們的名好像棄絕惡物,你們就有福了。你們當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路加6:20—23〉耶穌點出了反面恩典的奧義。

不忍人間疾苦而讓一切的厄逆轉化成希望,自己以身作則便是當作基督的耶穌的人間典範。此典範正是生命所要傳播的福音,好消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