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逢佛陀紀念館落成一周年,迎來三百多尊神明交流聯誼。壯觀的陣頭、神轎隊伍,從禮敬大廳綿延在成佛大道上,鑼鼓齊喧的慶賀聲中,神明一一來到佛前,又是接駕,又是送駕,熱鬧歡騰。宮廟人員說他們回來拜「老大」(佛陀),我則詫異這一場交流聯誼,除了象徵宗教和諧,更顯台灣傳統倫理的井然有序。
本課課文選自《佛說長者音悅經》,佛陀為音悅長者誦念吉祥偈頌:「諸天龍神,咸為降伏,快哉長者,猥獲吉福。如春種禾,秋則成熟,先作後受,影報隨逐。」揭示的正是因緣果報真實不虛的真理,而貪婪的不蘭迦葉則是因地不正,顛倒愚痴,而慘遭怨恨毒打。
大師興建佛館的因緣,始自一顆佛牙舍利,歷經十多年,於民國一百年正式開光落成。整體建築可說就是一部立體的佛法概論,從四聖諦、八正道、禪畫公案、護生圖、佛陀行化圖及十八羅漢、八宗祖師等,佛教的真理一一呈顯其間。
而今佛館廣邀諸神明共赴壇場,當中的靈感趣談不說,自心和悅、民情和樂的歡喜踴躍,正是大師說的:「無論你是信仰佛陀、天主基督,甚或媽祖,進入佛館就感受到自己是佛、是天主、是媽祖,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而今佛館落成一周年,進館人次將破一千萬人次,大師寫了「千萬幸福」的一筆字法語,將贈與有緣人。佛學院的學生恭逢盛會,擔任知客、香燈、行堂、環保等各項工作,扮演大眾及佛館往來交流的幸福橋梁。
所謂千萬幸福,除了是數字圓滿的象徵,更普告世人從跨入佛館、進入禮敬大廳,明白禮敬諸佛的那一刻起,便是幸福的開始。古代森田悟由禪師從小修行,在沙彌時期,就養成恭謹的習慣,他謹記師訓,司鐘時敬鐘如佛,時刻不離一念禪心,因此不論司鐘或燒火掃地,皆能感動人心。
人的命運靠自己創造,生活中別忘了每日自問:「我做好事了嗎?我說好話了嗎?我存好心了嗎?」歡迎十方信施,在新的一年,到佛陀紀念館賞花提燈。佛學院亦將於一月二十八日至二月三日,為十八歲至三十五歲年輕人舉辦短期出家修道會,歡迎大眾一同來曉悟生命的因緣,開啟幸福的鎖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