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秀
當朋友問起我的空巢期,不是面露同情,就是直接表示生活很無聊吧!其實我想說的是:空巢期,太好了。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一大早,我是伙夫,須張羅孩子的早餐和便當;接著又當司機,載他們上學;旋即再奔赴職場,這樣以孩子為主軸的生活,早起運動當然是奢談。
自從么兒負笈異鄉後,清晨的時光終於屬於我自己了,所以格外珍惜。每天清晨五點半必到公園跳健康操,就算下雨,其他夥伴都缺席了,自己還是堅持躲在涼亭裡,一個人認真地比畫。五十五歲的我,還保持四十五公斤的體重,就是拜跳健康操之賜。
晚上常一個人吃飯,但習慣親自下廚,兩菜一湯,外加一甜點,都裝在漂亮的磁盤裡。用餐時,放一張自己喜歡的CD,每一口食物咀嚼二十次,既是遵照醫生指示,也是我對胃的懺悔;過去衝鋒陷陣的日子,經常狼吞虎嚥,或含著怨氣吃飯,以致胃疾叢生,現今透過慢食慢活,用心體會食物的原味,也修護生病的胃。
除了健康飲食的注意,精神生活也不可少,因為我是客家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深感祖先留下來的諺語饒富哲思,值得向年輕人推廣,於是,一方面蒐集,一方面撰文介紹,整日悠遊在先人的智慧裡,不亦樂乎。
想起年少輕狂,壯年衝撞,在生命的秋季裡,我以怡然、淡定兼用心的態度面對空巢期,讓我一點也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