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開五葉

周圍輝 |2012.12.23
1832觀看次
字級
覺多法師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在靈鷲山拈花說法,大迦葉開顏微笑,成就一段師徒以心印心膾炙人口的「拈花微笑」公案。

西土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將禪法帶到中土,成為禪宗初祖,歷經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自盛唐以降,禪風大盛,遂有「一花開五葉」之說,五家七派各有興衰,直至晚清,僅有臨濟宗、曹洞宗兩支脈平分秋色、各領風騷。

上周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主題「一花開五葉」,由佛光山宗委依空法師主持,與談者包括旗山禪淨中心住持永餘法師、禪講師研究院學僧永中法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覺多法師,與現場近六百位信眾分享「北宗禪法」、南禪「五家七宗的特色風格」及「禪對現代人的意義」。

依空法師談到,禪本身是活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是禪。禪是不可言喻的,在師徒對談之間,祖師藉雷霆機鋒,令弟子頓悟或開悟後漸修。

覺多法師專研「北宗禪」,禪門公案中描述五祖弘忍欲傳衣缽,弟子神秀與惠能各提出偈語,以觀其悟性。世人以此公案,認知惠能大師所傳「南宗禪」為正統,神秀大師所傳「北宗禪」,似無是處。事實並不盡然,依據文獻記載,神秀所傳之禪法,實傳四祖道信「守一」、五祖弘忍「守心」心法,甚得當時武則天皇帝所尊崇,故有「兩京法主、三帝門師」美譽。北宗禪法特點「拂塵看淨」,重視「坐禪」,「觀心」、「攝心」、「住心看淨」修持之法,達到覺悟解脫之境,當時有「南能北秀」之稱譽。

永中法師介紹「五家七宗的特色風格」,南禪五家七宗,有兩大支派:一則以南嶽懷讓、馬祖道一為思想體系的溈仰宗、臨濟宗;一則以青原行思、石頭希遷為思想體系發展出來的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北宋時期臨濟宗又發展出楊岐宗、黃龍宗,合為「五家七宗」。

五家禪學皆承六祖惠能而來,但因傳禪之人和時地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宗風。南禪五家都自稱是惠能的傳人,皆牢牢把握了南禪「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宗旨。每家各有特色,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對般若直觀作了不同的詮釋和印證。

永餘法師闡述「禪的現代意義」,談到二十一世紀的三大疾病為癌症、憂鬱症及愛滋病,隨著少子化、人口老化、全球金融風險、環境汙染等問題,使得現代人生活備受壓力。

依照科學家發現,從「靜坐醒腦」中,可平衡自律神經系統,提高自癒力。亦能改變大腦結構,增加保護免疫力,進而調解人體的五臟六腑,是身心合一的養生法,禪坐不僅帶來心靈喜悅,與睡眠相較更能使人精力充沛,達到強化心靈的力量。法師強調禪的妙用說不盡,最重要的是要去實踐,光說不做是發揮不了效用的。

依空法師告訴大眾,「禪」文字解,就是「簡單的表示」,有智慧的人把複雜的事簡單化。禪宗不立文字,並不是不讀經典,而是看經要離文字相,否則就不是禪。

禪是活潑、是智慧,無法言傳,只能自證體會,禪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存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