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成為南韓史上首位女總統的朴槿惠,精通英語和漢語,喜愛中國哲學,與海峽兩岸都有淵源,北京對她積極拉攏,給予特殊禮遇,並寄予期待。
有「冰公主」之稱的朴槿惠曾說:「二十多歲時曾面臨難以承受的考驗和痛苦。父母都被槍殺,曾經信任的人離開,我要承受各種片面的指責。當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國哲學家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她指該書蘊含讓她變得正直、堅強的人類道義和戰勝這個混亂世界的智慧和教誨。靠聽廣播自修中文的朴槿惠,也訪問過台灣與北京,對中華圈相當熟悉。
她一九八七年曾在台灣台北文化大學獲名譽文化博士學位,二○○一年在文化大學修畢最高產業戰略課程。
北京也同樣關注朴槿惠,這源於其前強人總統父親朴正熙和南韓農村改革模式「新村運動」據悉,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倡導的「新農村建設運動」也受到「新村運動」的影響。
據報,由於不滿現任總統李明博的親美外交政策,北京對朴槿惠特別優待。二○○五、二○○六和二○○八年訪問北京時,朴槿惠都下榻供外國領導人入住的釣魚台國賓館。
此外,南韓《民族日報》報導,朴槿惠的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因此朴槿惠受佛教教義影響。二○○五年大邱桐華寺的僧人給朴槿惠取了佛教徒名「Seondeokhwa」,就是指善德女王。善德女王是七世紀朝鮮半島的女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