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莊訊】以「給偏鄉弱勢孩子一雙鞋穿」為理念,台北士林靈糧堂牧師陳玟潔與三位女教友去年合創BR Link品牌,透過「買一雙就分享一雙」的方式,一年來已送了四千雙鞋子給尼泊爾、印度、台灣偏鄉等地的弱勢孩童。她們昨天應輔仁大學「公義消費聯盟」邀請,到校參加商品展售,呼籲大家「消費也可以做公益」。
二年前,輔大企管、社會系師生成立「公義消費聯盟」組織,推廣兼顧公平正義的消費理念,他們希望改變同學消費習慣,不要因為產品低價促銷就買,也應思考背後可能存在的犧牲勞工利益、剝削童工勞力、對環境破壞等現象。該聯盟邀請九家關心不同領域的社會企業合作,昨天起至二十一日在中美堂前舉辦商品展售,推廣公平正義的消費觀念。
陳玟潔牧師多年來在教會服事,接觸到許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她明白這些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生活物質,還要有尊嚴與希望。身為基督徒的她,除了禱告和祝福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給他們實質上的幫助?」
「對印度、尼泊爾的孩子而言,鞋子不只是鞋子,除了降低光腳行走的傷害外,還是一個受教育的機會、一個翻轉自己及家庭未來的機會。」陳玟潔牧師強調,印度階級制度鮮明,賤民生下的孩子還是賤民,無法翻轉,唯一可以改變的機會就是接受教育,但很多孩子窮到沒鞋子穿,不能上學,「想到這些孩子沒鞋穿,就升起『買一送一』的構想。」
去年十二月,陳玟潔牧師在同教會的企業老闆支持下,與三位志同道合的女教友自創品牌,她們參考美國知名鞋品牌TOMS「One for One」的方式,倡導「每賣出一雙鞋,就捐一雙鞋給落後地區小朋友」的方式營運。
「『BR Link』這個名稱也別有含意,B代表的是消費者(Buyer),R是受捐助的小朋友(Receiver),而購買的鞋,則將他們連結(Link)在一起。」陳玟潔牧師表示,「BR Link」推廣「消費做公益」,凡購買該品牌設計的帆布鞋一雙,就分享一雙給尼泊爾、印度、台灣偏鄉等地的弱勢孩童。
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夏道緣表示,關心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大多是微型創業,這些企業不走單純捐款的方式,而是透過「消費做公益」的創新消費模式,雖然不能賺大錢,但可使公司、受助者共同獲益,受助者更可永續不輟的獲得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