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國會選舉結果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重大影響,主要是勝選的自民黨由安倍晉三組閣之後,將強力要求日本銀行(央行)採取激烈的寬鬆戰略,希望能帶動日圓匯率貶值,並促使日本發生通貨膨脹,來振興出口及刺激內需。
日本今年第二、三季連續出現經濟負成長(分別為負零點三及負零點九),已正式陷入衰退;而且日銀十四日公布的第四季「短觀」報告指出,第四季大型製造業信心指數從第三季的負三惡化到負十二,換算成經濟成長率後,第四季也將是負成長。
日本製造業目前正受到國際需求減緩,日圓升值打擊出口競爭力,以及國內消費下降等三重傷害。國際需求非日本所能掌控,而振興國內消費也非一日之功,因此安倍內閣要想在短期內為經濟帶來活力,唯一能夠使力的便是促使日圓匯率大幅貶值。
以目前的日圓匯率,日本經濟很難從衰退中展現出健康的復甦;經濟無法復甦,政府便難以避免發生債務危機。因此安倍主政後,必然要求日銀達成日圓貶值的目標;日銀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方面在外匯市場拋出日圓而買進外幣,同時也不採取沖消措施,而將拋出的日圓留在國內貨幣市場,使資金更加寬鬆。
在刺激國內需求方面,由於日本長期陷入通貨萎縮(即物價下跌),使消費者普遍延後消費,造成國內需求不振。因此安倍的另一項經濟措施,就是要求日銀訂定每年的通貨膨脹目標(例如年增百分之二)。要將通貨萎縮轉變成通貨膨脹,日銀更需採取超寬鬆的貨幣政策。
安倍這套戰略當然存有很大的風險。因為日圓貶值加上日本的通膨預期上升,將使日本公債價格、殖利率上升;由於金融業持有鉅額的公債,因此金融業將蒙受嚴重的資本損失。而且日本製造業缺乏競爭力,加上能源設施運作失靈,因此就算安倍這兩大主張能夠落實,但經濟基本面的問題並不會因此消失。隨著人口結構持續老化,將使日本的政府負債及出口劣勢積重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