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國小四年級「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評比結果,我國成績在參與的四十五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九,但閱讀動機及自我評價卻是倒數第四及第三。
PIRLS的考題類型是有跡可尋的,只要熟悉後,表現自然不會太差,而掌握考題類型,並針對重點加強,本來就是我們的強項。
因此成績進步,未必代表整體的語文能力是提升的。
在評比中,我國的閱讀動機及自我評價低落,顯見學生對於閱讀並未真正產生興趣,換言之,閱讀仍未成為學生的習慣,而這恐怕是未來推動閱讀時,該更加著力之處。
此外,多數的教師都認為現在孩子的語文能力普遍退化,尤其是「聽、說、讀、寫」中「寫」的這個區塊,而這個區塊也是PIRLS評比所採用的工具,所無法完全評鑑出來的,所以若以PIRLS成績進步而自滿,恐怕也非語文教學之福。
因此,PIRLS評比成績大躍進,只能視為在閱讀的某個部分,我們是進步的,至於學生整體語文能力的提升,仍有待相關人員繼續努力。期盼在這次的進步之後,還能看到台灣孩子語文能力的再進化。
李學(嘉義市
/國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