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政府拍的「MIT」這個廣告,就覺得很諷刺,「Made in Taiwan」的產品在台灣不容易買的到,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
我去大賣場買日常用品或小孩玩具,很多產地都不是台灣。用了這些產品之後,覺得品質很差,像外套口袋穿沒多久就破掉了;拉鍊頭早就不見了,抹布用沒幾天,中間部分爛掉,玩具也是兩、三下泡湯。
我去菜市場買菜,很多菜和水果也是進口的,可是因為怕運送過程中腐爛掉,所以尚未完全成熟時就採摘,所以這些老闆都異口同聲地說,東西還是本地產的新鮮好吃。
看到這些情況,我心裡一直有個疑問,台灣製的產品到底哪裡去了?怎麼都看不到了?
所以現在我要買任何東西,都會先問問老闆或是翻翻標示,看是哪裡製造的?免得又花錢受氣,買到品質差的東西。
一般民間這樣,連政府機構也如此,教師節發的禮品杯子,也是非台製的,用了兩三下手把就斷了,杯身遇到熱還黏黏的,政府常說要扶持本國企業,可是卻說一套做一套,連政府本身都如此,又怎能大聲的要人民愛用國貨呢?
林沐雨(高雄市/行政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