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萬事通--假台灣水果 大陸氾濫

原正嘉 |2006.10.24
411觀看次
字級

大陸水果冒用台灣之名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多家水果出口貿易商表示,魚目混珠情形以木瓜、蓮霧、芒果最明顯,甚至連泰國蓮霧都標榜是「台灣蓮霧」,讓台灣水果商又氣又好笑。

為杜絕大陸仿冒,外貿協會已向大陸商標局提出台灣水果一般商標申請,但考量申請案過關可能曠日廢時,農委會也研擬先向國內智慧財產局申辦「台灣產地證明共同標章」,再向大陸申請,未來也不排除在大陸設立台灣農產品專賣認證店。
事實上,之前就查到過大陸嚴重仿冒台灣茶葉、古坑咖啡等十多件案例,農委會與外貿協會亦已委託台灣製茶公會,於今年五月向中國商標局,提出第一波共八件台灣茶葉行政救濟申請。

據統計,前年與去年台灣農產品主要出口國,出口值前三名,前年,是日本、香港、美國,去年大陸擠下美國成為第三名。台灣輸出水果及其製品噸數,從前年到去年,香港呈遞減、大陸呈遞增趨勢,顯示大陸市場對台灣水果的需求日益增加。
根據業者觀察,北京人喜愛台灣楊桃、芭樂、葡萄柚,愛文芒果、蓮霧則深受上海人青睞,台灣木瓜銷量也不錯,尤以大陸當地無法栽種或品質不佳的水果品種,更是受大陸民眾喜愛。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者,以「滑稽」來形容大陸市場「假台灣水果」的氾濫情形。業者表示,曾在大賣場發現大陸水果商,水果箱上就大剌剌印著「台灣木瓜」、「台灣芭樂」,實際裝的全是大陸在地水果,還有的情況是故意錯拼台灣英文名為「TAIWEN」,只在紙箱角落以小字標明產地福建省,企圖遊走模糊地帶。

台灣水果與大陸水果價差到底多少?據了解,台灣水果即使進口零關稅,通關時仍須徵收百分之十三的進口加值稅,以一箱十公斤鳳梨為例,銷陸成本一百元人民幣以上,而從大陸內地海南島、廣東運至北京的成本價,僅四、五十元人民幣,價差一倍以上,也難怪仿冒風持續不墜。

除了仿冒風,近來台灣水果也面臨另一個危機。台商帶著台灣水果的品種在大陸廣東、海南島等地種植,再低價銷往大城市已非新鮮事。台灣水果外銷商發現,台商「陸」地栽種「大陸新生代」台灣水果,部分產品品質已直追台灣原產地,並逐漸瓜分台灣水果銷往海外的市場。

業者發現,原本向台灣訂購鳳梨的日本,近來有轉向海南島訂貨的傾向,台灣銷往加拿大的芭樂,也開始被大陸搶攻,原因是大陸水果品質與台灣產不相上下,價格卻少一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