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飛揚、臉生動 德化名瓷開展

郭士榛 |2012.12.06
1217觀看次
字級
楊連彬指出,來台展出的觀音送子瓷雕,低眉垂目的臉部表情具少婦之美,髮飾複雜呈S型;雕刻家雕塑時非常重視細節,衣褶線條清楚,如隨風飄揚,坐姿自然。(圖/唐龍藝術公司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中國古代三大瓷都之一「德化」,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縣,在全世界陶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即日起至二十三日在國父紀念館一樓文化藝廊,推出「二○一二清新淡雅德化名瓷展」,展出西周到明清完整年代的名瓷,並展出康熙五彩九龍天球瓶,呈現傳統製作技藝。

「二○一二清新淡雅德化名瓷展」展品由福建民俗博物館、福建博物院、德化陶瓷博物館提供七十五套共七十七件瓷藝精品,包括各時期的經典器物,尤以德化窯一代宗師何朝宗的人物瓷塑最受矚目,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品」。

福建民俗博物館書記楊連彬表示,這次來台展出明代人物瓷雕,有文昌帝君、送子觀音等等,特色為人物雕像神態自然,不論佛像或歷代人物刻畫,都深刻呈現臉部精準的線條,衣著雕飾自然流暢,運刀如筆。

楊連彬指出,來台展出的觀音送子瓷雕(見圖/唐龍藝術公司提供),低眉垂目的臉部表情具少婦之美,髮飾複雜呈S型;雕刻家雕塑時非常重視細節,衣褶線條清楚,如隨風飄揚,坐姿自然。

楊連彬指出,德化流派中「何氏」一派最重要,雕工細琢,多方位表現,可表現內心世界,有別於一般工藝品。

德化陶瓷博物館館長鄭炯鑫指出,根據考古資料科學分析,原始青瓷發祥地之一的德化窯,始燒於商周,發展於唐五代,興起於宋元,極盛於明清。明代德化瓷質感「白如雪、薄如紙、潤如玉、通如絹」,是中國一絕。展覽資訊請至國父紀念館網站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