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五大洲信徒接心-- 星雲大師:轉境而不被境轉

陳璿宇大樹報導 |2012.12.05
1335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大樹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三日在如來殿,與來自五大洲的信眾接心。因著一日至八日啟建萬緣水陸法會的因緣,大師用精闢的故事闡述「六根、三業、心」的修行法要,由開山大師特助慈惠法師即席台語翻譯,並開放信眾提問。    

星雲大師開示,無論做任何事,都需要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俗云:「造惡業墮地獄。」造什麼惡業?身不做好事;口不說好話,惡口兩舌;心不存好意,心起惡念造罪,自然墮入三惡道受苦。因此參加水陸法會、皈依三寶、受持五戒等修行,就顯得很重要。

「不修行的人與修行的人差別在哪裡?」大師說:「不修行的人,看見錢財美色時會起貪想,心隨境轉;修行人知道是非好壞是外境,財色名利是境界,心不隨境轉。」修行要修心,遇到境界自己可以作主,不被境界轉,可以轉境。例如,交到愚痴的壞朋友,可以用智慧教化他,這就是轉境。

大師進一步表示,把參加水陸法會當作「六根」訓練班,訓練眼、耳、鼻、舌、身、意,讓心能夠作主,眼看佛像佛經,耳不聽是非,口不亂說,不被話語所轉。心能指揮身不亂做,以佛法讓心安定,心定如靜水,水清則物現。如同,「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心是主人、心為王,指揮一切,所以必須把這顆心修好。參加法會就是訓練一顆心,讓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人生的價值值多少?」大師透過小沙彌賣石頭的寓言,宣說人生的價值,因為地區不同、人事不同,價值就不同。佛光山的水陸法會有何不同?大家心中有「為法而來,不是為床位而來。」的心念,水陸法會就很有價值。大師也以禪宗公案、維摩居士、舍利弗天女散花、阿育王供僧故事,來演述「信仰的價值」。

星雲大師表示,他雖然眼睛看不清,但每天分秒必爭,勤寫一筆字,口述著作從未停歇,今年出版新書《百年佛緣》暢銷,國史館出版不到一個月就銷售一空。未來將陸續發表新作。

他自述「我本願作飯頭師,不幸現在做大師,辦文化教育、辦報紙、電視台,其實都是信徒給的,信徒是老闆,信徒才是『頭家』。」信眾以熱烈掌聲回應。

大師最後勉眾:修行要能不計較、不比較,沒有大小、沒有高低。在佛法裡施者、受者,等施無差別。參加水陸法會,無論是禮拜或聽聞經義,一切皆以感恩心、平等心,隨心隨力所做就是功德。將參與水陸法會那份歡喜、讚嘆、平安的功德,帶回家裡,帶給全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