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殲15成功著艦 西方密切關注

 |2012.11.26
2066觀看次
字級
殲15是中國大陸自行設計研製的首型艦載多用途戰鬥機;圖為殲15在「遼寧艦」上滑躍起飛。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昨天凌晨連發五則新聞,證實號稱大陸自主研發的殲15艦載機成功於遼寧艦上起降。報導說,編號五五二的殲15,近日從「陸地上某機場」起飛,當天上午九時飛臨遼寧艦上空,機身為淡黃色的殲15出現在畫面中沒多久後降落航艦,降落瞬間的同時,機尾的尾鉤伸出,成功鉤住航艦上的攔阻索。報導強調,當殲15著艦時與尾鉤完全咬合後,短短數秒中,戰機速度要從數百公里的時速降為零,且滑行距離不超過百公尺。

二十三日,大陸網站和香港媒體已報導,殲15成功在遼寧艦上起降,但當時大陸官方和所轄官媒都沒有任何披露。大陸媒體說,殲15在航空母艦成功起降,代表「遼寧艦」成為「真正意義」的航空母艦。

而隨著殲15被揭開神祕面紗,這一消息迅速引起外媒關注;美國Business Insider網站二十三日以「中國航母出現里程碑式突破」為題,稱殲15成功著艦是遼寧艦操縱最難完成的技術,也意味著中國長達一年來對遼寧艦的改造努力達到頂點。

新華社報導,殲15具有作戰半徑大、載彈量多等特點,可根據不同作戰任務攜帶多型反艦導彈、空空導彈、空地導彈以及精確制導炸彈等精確打擊武器;各項性能可與俄羅斯蘇33、美國F─18等世界現役的主力艦載戰鬥機相媲美,因此被譽為凶猛強悍的空中「飛鯊」。

另據西方媒體猜測,在減少燃油裝載量和武器載荷的前提下,採用滑躍模式起飛,並在加油機的保障下,殲15的作戰半徑可達七百公里。防空作戰為首要任務,但也會兼顧攻擊職能。

裝備現代化、智能化

俄媒稱殲15雖然以前蘇聯時期的蘇33為基礎研製,卻裝備了更為完善的航電設備、著陸尾鉤、尺寸較小的垂尾和更為強固的起落架。

此外殲15為單座型,這說明解放軍認為其電子設備已高度整合並實現自動化,只需一人便可操作。該機的單座設計可能意味著其裝備了非常現代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機載設備(電子設備的水平可能與殲11B的非常相似)。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則指出,殲15戰鬥機將會使用中國國產發動機。在近距格鬥方面,更是殲15的強項,因為該機具有良好的推重比和低翼加載,這將使其成為一個「危險的對手」。

《紐約時報》援引軍事專家的話說,若中國能夠最終為其研製出一部有效的國產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殲15將具備隱形和抗干擾能力,並能夠追蹤和擊毀巡航導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