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順(右一)率後營環保義工隊做資源回收,所得全數回饋鄉里。圖/呂筱蟬
【本報台南訊】台南市西港區後營里五十八歲蔡永順,經營麵包店退休後,將四十坪空間改為資源回收場,平均逾七十歲的環保義工隊每周三天撿拾回收物,所得回饋鄉里。
蔡永順說,當環保義工,若只是掃掃地,「感覺做得還不夠」,因偏遠農村生活條件普遍差,他發現許多孩子吃不起學校營養午餐,或獨居老人沒人幫忙處理身後事,才鼓勵居民一起撿回收,所得讓更多人生活過得沒煩惱。
他說,在六、七年前,撿回收一個月可有一萬五千元所得,現銳減至七千元,讓阿公、阿嬤們體認「時機歹」,撿回收比以往更加賣力。
蔡永順將原先經營約四十坪的麵包店改為資源回收廠,義工撿回的回收物放置於此,再排班分類整理變賣。現環保義工成員約五十人,其中高齡八十四歲的林朝木,上周才獲市府環保局表揚為績優環保義工。
蔡永順的父親曾罵他是「憨人」,不能理解他為何「做別人的工作」,富文采的他總是以打油詩解釋,「人在做,天在看,歡喜做,甘願受,功德做,得好報。」
蔡永順也改編農村曲,創作後營環保義工隊曲,每當出門撿回收,就沿路歌唱,在他的鼓勵下,全里已設置逾五十個資源回收點,環境變得更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