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story 1 深謀遠慮的德國總理 梅克爾

楊慧莉 |2012.11.24
4033觀看次
字級

女人當家的時代來臨了!二十一世紀才開始沒多久,世界上就出現多位女性領導。不僅如此,各行各業也有眾多傑出女性嶄露頭角。

人類歷史向來都是男人當家作主,且看「歷史」這個英文字「history」,拆開看,就是 his story(他的故事),不就是最好的明證?換句話說,過去人類的歷史是由無數個男人故事組成;古今中外的歷史,大部分都是由各個時代的帝王將相帶出一方勢力,串成整部人類史。

如今,男女平權,女人終於有機會適性發展,一展長才,發揮她們的社會影響力。從此,歷史不再只有 his story(他的故事),也將會涵蓋很多的 her story(她的故事)。

在眾多出頭的女性勢力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面對全球化時代,歐洲經濟正遭受空前危機的關鍵時刻,梅克爾一肩挑起解決歐洲經濟隱憂的重責大任,若非真有兩把刷子,何以展現其過人的智慧、魄力和毅力?

在多數男性領導面對此窘境都束手無策的狀況下,「巾幗不讓鬚眉」已不足以形容梅克爾的境遇,無怪乎她五次榮登美國《富比世》雜誌全球百大最有影響力之女性榜首。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位超級女強人,看她如何在以男人為首的政治世界中,成為那少數的鳳毛麟角,脫穎而出,讓人驚歎不已。

生命軌跡:
崢嶸歲月

東德生活

梅克爾一九五四年出生於西德漢堡,父親是路德教會牧師,母親是拉丁語和英語教師,她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出生六星期後,她父親接到教會的新任命,舉家遷移到東德小鎮坦普林(Templin),成為東德人。

梅克爾的父母對她期望很高,她也不負厚望,勤奮向學。她會利用等校車時學俄語。除了德語,她還會說一口近乎完美的英語。從小,她就展現科學方面的天分,順利進入萊比錫大學物理系。一九八六年,她獲得萊比錫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原東德科學院物理化學科學中心從事科研工作。

梅克爾的優秀表現,在一個不強調出類拔萃的東德可謂另類。但她總覺得有必要像爬到高建築物上眺望西柏林的東柏林人那樣,登高望遠,超越平庸。她太清楚平庸的代價是什麼,東德就是因為這樣垮台的。

柯爾的小姑娘

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後,梅克爾加入「民主覺醒」運動,開啟自己的政治生涯。一九九○年兩德統一,她成為前西德總理柯爾內閣中的婦女青年部部長。她的政治生涯中得益於柯爾的提拔,從此平步青雲。柯爾有一次叫她小姑娘,從此許多媒體就稱她為「柯爾的小姑娘」。二○○五年她代表基督教民主聯盟,與德國另一大黨社民黨代表角逐德國總理一職,結果由她勝出,成為德國史上首位女總理,打破歐洲聯盟首腦由男性一統天下的局面。

女總理的另一半

梅克爾經歷過兩次婚姻。「梅克爾」的名字其實就是來自她第一任丈夫的姓氏。她的現任丈夫是從事科研工作的化學系教授紹爾。兩人聚少離多,卻相當契合。據說,兩人相聚時,大多是梅克爾滔滔不絕地講,紹爾則默不作聲地傾聽。周末,他們喜歡去坦普林的寓所度假,她作飯,他講述他的科研,享受難得的悠閒時光。

英雌本色:深藏不露

素有德國政壇「鐵娘子」之稱的梅克爾,給人的印象是認真勤奮和沉穩務實。但這些看似美德的行徑仍遭人批評。有人說她太過務實而缺乏遠見,但這可不是事實。來自東德的她,太清楚缺乏遠見可是會毀了一個國家,她把這層經驗列入她對歐洲經濟危機的處理中。

節儉美德

另外,在她的歐洲危機處理中,也處處可見她的節儉美德,那是她成長在淳樸家鄉裡所受的教養。在家鄉坦普林的中央廣場上有家銀行,左右梁木各刻了斗大的警世語:一邊寫著「今天省錢族就是明天的大贏家」,另一邊則是「不是你賺多少,而是省多少,才讓你成為獨立的人」。對撙節措施頗為感冒的希臘人和西班牙人,現在擔心就是這兩句話在梅克爾的耳中嗡嗡作響,才讓他們準備承受節衣縮食之苦。

當然,這兩國人的擔心也只是多餘,因為就算沒有這兩句話的提醒,也難保梅克爾不會想出撙節的對策。二○○七年時,她的月收入已排在歐洲政要月薪榜首,可是她在造訪中國時,居然將兩片掉在地上的麵包撿起放回餐盤繼續享用。可見,節儉已深入她的骨子,奉為生活信念。

科學心智

節儉,固然是梅克爾於非常時刻提出的殺手,但她的人格裡尚有許多有利的特質幫助她在政治生涯中,過關斬將,處變不驚。其中一項就是她的科學心智。身為一個科學家,她勇於挑戰傳統,思慮無礙。

曾經幫她寫過傳記的記者羅爾(Evelyn Roll)就表示:科學心智是梅克爾在種種不利於她的政治環境中脫穎而出的利器,因為對大多數身為律師的一同較勁者而言,打輸一場官司,就代表全盤皆輸,但對一個科學家可不同,後者將失敗視為一種發現,至少你知道什麼是不可行的。因此,「她凡事都是從結果來發想。」羅爾說。

衝突,對梅克爾而言,就好比數學難題,方法在於如何讓兩極意見匯流在一起,好比雞兔同籠。一旦找到解答,她就會再度發揮科學家的特質,說一不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法國總統歐蘭德上個月就跟歐洲媒體說:「梅克爾行為處世從來不會模稜兩可。」

謹言慎行

由於凡事深謀遠慮,科學家的心智也讓梅克爾處事小心翼翼,有把握了才會主動出擊。但不欣賞她的人就批評她裹足不前和缺乏膽識,未能加速紓解歐洲危機。但批評歸批評,她卻靠著這種拘謹性格立於不敗之地。

梅克爾也坦承自己並非天生勇敢之人,是那種「需要很多準備時間,盡量多想一些」的人。她曾透露童年一段插曲:十二歲時她在練跳板時,竟然在跳板上站了足足四十五分鐘,才鼓起勇氣起跳。「我就是在那一刻才有了勇氣。」她說。

除了慎行,梅克爾的謹言也是出了名。在對談、演講場合,她總是處於警醒狀態,眼觀八方,彷彿《老殘遊記》中的王小玉唱戲,將全場盡收眼底。當她找不到答案或確切的字眼,她會抬眼,眼珠轉啊轉的,好似在自己的記憶體中搜尋正確的構想。在這間隙當中,她也不時在謎樣的臉上露出笑容。

不過,「面無表情」才是她的招牌表情。據她的傳記作者羅爾表示,一九六八年,她在收音機裡聽到俄國軍隊摧毀「布拉格之春」時,她覺得這真是太可怕了,她想在課堂上傳達此訊息,卻看到她的老師一副驚弓之鳥的神情,她隨即閉嘴,掛上自己經常讓人難以捉摸的招牌表情。梅克爾自己也說,「身在東德的好處,就是學會『沉默是金』,那是最佳的存活策略,如今亦然。」

坦率個性

即便在告密者橫行的東德社會裡待了三十六年,養成她懂得如何掩飾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但當有人以此評論她的東德背景時,她不以為然地表示:「真正有話要說的人,哪裡還需要掩飾。」

事實上,梅克爾也總是有話直說,展現坦率的個性。二○○七年,梅克爾接見達賴喇嘛,結果引起中國政府反彈,她因此遭德國外交部長的批評,梅克爾卻酷酷地說:「我自己決定我可以見誰。」

今年九月,她在一場聯合新聞發布會上,當面斥責德國政府副發言人施特萊特(Georg Streiter):「你說話的聲音能小一點嗎?這樣對大家都好。」現場氣氛頓時一片尷尬。施特萊特因為戴著耳機聽同步翻譯,錯估自己說話的音量,結果引來梅克爾的斥責。

而她對別人的評語也一概百毒不侵。有人批評她過於渴望權勢,她的反應是:「我把這種批評當作是一種恭維,表示我對權力有著較強的判斷力。」而大家都覺得她很嚴肅,怎麼會吸引柯爾的目光,變成他眼中的小姑娘。梅克爾則回答:「我來自東德,是個女人,年紀又輕,我代表黨內三種少數群體。」

大家喜歡將她與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相比,她也大方地表達自己對柴契爾夫人的由衷欽佩。不過,她自己則發現跟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有許多相似點,因為媒體都曾高度關注她們髮型的改變。而她也確實一如希拉蕊一樣,做了相當多的外表改變。為了展現女性領導的魅力,梅克爾更注意化妝,穿得更亮眼,不再是當年那個因穿著暗淡被同學譏笑的「灰老鼠」。

至於梅克爾為何投入政治生涯、一路攀至巔峰且在自己的位子上疲於奔命,無人知曉。她的傳記作者羅爾則提出這樣的觀點:「我想她只是順從生命的軌跡。」她認為,與梅克爾同世代的職業婦女,並未預想要登峰造極,「她們只是一路上通過每個階段的測試。」


世界觀點:
開放性競爭

建立新歐洲

梅克爾曾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大膽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政,強調市場經濟的真諦就是個人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政府則在旁負責維持「秩序」。她認為新政的重點除了在於注意全球經濟外,還需要建立全球網絡。在她的理想下,世界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競爭,仰賴類似WTO這樣的世界性組織來維持市場秩序。

以科學家的慧眼,梅克爾清楚意識到歐洲的衰老,已難保市場競爭力,除非它能克服財政和金融的失序。在她逐步成形的識見中,她提出「加深歐洲一體化」(more Europe)的解決之道,除了可克服當前困境之外,同時也為她所處的舊歐洲塑造一個新未來。

鼓勵開放創新

她意識到全世界各國權力的消長,不時在演講中鼓勵其德國子民開放創新;她要聽眾想像一個不久的未來:所有的德國小孩都會說流利的英語,熟悉中國文化。她認為保護主義只會讓其子民失去競爭力;唯有打開心胸學習別人的語言和文化,以及藉由彼此在創新上的分享,才能促進全球良性競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