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放寬其他親屬或家屬扶養免稅額列報的年齡限制,預估將有四十一萬人受惠,每人每年有八點二萬元免稅額。
對於受薪階級而言,這是減少荷包的付出,但是對於高達超過七成的政府總收入的「租稅」衝擊,討好民眾的立委諸公以及執政黨會不知道嗎?
因為涉及身心障礙、無謀生能力認定,如果因此讓部分納稅人受惠,攸關社會福利的預算編列是否仍需保留必要的額度支出,地方政府有必要加以釐清,並減少補助。
又如包括同居男女朋友、同志等非親屬關係的同居人,都可納入報稅扶養對象。因為同志、同居並沒有實質法律認證,接下來的紛紛擾擾更會層出不窮,筆者認為有必要讓當事人立下「切結書」與負起偽造文書的法律責任。
對照中央政府斤斤計較來年財政收支失衡,所以對退休金的支出由理性討論變成接近「階級鬥爭」的肅殺、對立。但是面對三讀通過《所得稅法》,卻是有志一同放寬「家屬扶養免稅額」。
在台北市也出現郝市長為了表現對台北市民的體貼,宣布決定編列預算,自行吸收市民到超商繳交中小學學雜費和多項規費的手續費。新北市財政局說,目前新北市民到超商繳納地方稅每筆五元手續費,及繳納停車費時每筆四元的手續費,已由市政府吸收,不必由民眾負擔。這又是典型的拿政府鈔票對市民行「小恩小惠」。
當新北、北市議會包括在野黨都沒反對意見,說穿了朝野都是看在選票取向。
對照財政部版公債法修正草案出爐,台北市政府財政局長邱大展表示,北市舉債上限原本是四千八百多億,瞬間縮水兩千兩百多億元,扣掉目前債務兩千億,額度只剩六百七十多億元。
市政府讓小市民無需承擔「個位數」的手續費,雖然還不到一個茶葉蛋的價位,但是積少成多的財政負擔,拿政府預算去自行吸收的「浪費」。
這種一邊不智的「圖利」市民,一邊大張旗鼓的與其他五都為「舉債額度」吃味,不是很諷刺嗎?
林泉利(台北市/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