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大學昨天和「科學」(Science)雜誌全球同步發表一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發現在南非金礦處深達三公里的無機環境中,竟有微生物聚落存在,能完全不依靠太陽能轉換的各式能量維生,複製繁殖的過程可長達四十五年到三百年。
這篇論文的第一發表人台大地質系助理教授林立虹指出,這次也是首次發現微生物聚落的能量是來自於純粹的地質作用,透過氫氣和硫酸鹽獲取養分。意味著在其他星球的地下深處,也可能存在著不需依靠太陽能量就能生存繁衍的生物聚落。
至於這些地底深處的微生物究竟長成什麼樣子?林立虹表示,外型上類似大腸桿菌,但活動型態卻截然不同,一般微生物的生命周期約三十分鐘到一小時,這些地底微生物因活動力太緩慢,繁殖複製的過程可能長達四十五年到三百年,比大多數地上動物的生命還要長。
這項發現也讓人好奇台灣是否有可能發現類似成果?林立虹表示,目前正在進行台灣地質層的微生物研究,在台中大坑取樣的車籠埔斷層樣本,是經過九二一地震後出露後地下二公里處的樣本,初步分析發現,在地層孔隙水的岩層中也有發現微生物,這群微生物適應力強,隨著地震變動造成環境變化時,微生物也會快速演化調整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