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正積極推動。總統歐巴馬才剛當選連任,立即到緬甸和柬埔寨,進行歷史性的訪問。希望拉攏東協國家,達成外交與經濟勢力的擴大影響力。
伴隨美國軍力返回亞洲太平洋地區部署,加強政治外交拉攏動作,並大肆鼓吹泛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中國大陸為主的東協十國加六國的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對抗。
東協十加六的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包括東協十國與中、日、南韓、澳洲、紐西蘭和印度,這十六國的經濟與貿易產值約占全球三分之一,將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經濟體。但是美國卻被排除在外。
因此美國的泛太平洋夥伴協定,則是將中國大陸排除在外,除了已有美國本身,另已拉攏汶萊、智利、新加坡、紐西蘭、澳洲、祕魯、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十國進行協商,南韓也已獲邀加入,日本則先擔任觀察員。
美國的意圖極為明確,就是不容中國大陸在亞洲勢力繼續坐大,並全力進行政治經濟力量圍堵或分化,減弱中國大陸影響力,希冀確保美國在亞洲地區的龍頭地位。
東協諸國與相關國家面對全球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的拉攏競爭,顯示東協地區的重要性與日倍增。尤其東協十加六的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涵蓋三十億人口與十六兆美元國內生產毛額的單一市場,任何國家都無法忽視。
然而中美兩大勢力在東協國家或泛太平洋地區的角逐,至今為止,台灣都不包含在內。這樣的結果反映出台灣在主權國家談判中,被區域政治經濟邊緣化的困境。
台灣當然也希望加入東協陣營,甚至最好兩邊都加入,兩邊討好。可能的結果是,等到大家都談好了,才有機會再透過兩位老大哥美國或中國大陸的支持,再用觀察員身分加入。
所以台灣也許會輸在起跑線,等大家都鳴槍起跑了,台灣才可能剛拿到觀摩賽資格。雖然這場比賽看來勝負已定,不過只要他們不小心全部個個都摔跤受傷,也許還有趕上的機會。別氣餒,有人說世事難料,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