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歷經四年多古蹟修復,百年古蹟嘉義縣朴子配天宮昨天舉行落成安座大典,把祀奉的一百多尊神像,由臨時行宮迎回廟內安座,典禮由嘉義縣長張花冠主祭,朴子配天宮董事長王如經與配天宮董監事暨各界代表、信眾等數千人陪祭,儀式莊嚴隆重。
創建於西元一六八七年的朴子配天宮,是嘉義縣轄內廟宇中唯一採兩組匠師對場作的廟宇,由當時漳州名師陳應彬與郭塔所主持,處處可窺見左右兩處在對稱中的小變化,不僅如此,廟內外也有許多巧思,包括門口廟沿可見洋人背廟,是當年藝師不滿外族統治,在報復心態下,將洋人像放在廟沿。
除了講究建築雕刻之外,廟內的千里眼、順風耳,是一代交趾陶名師葉王的作品,堪稱是鎮廟之寶;另外,配天宮前殿的三幅門神,也是日治時代民俗彩繪大師蔡草如作品,彌足珍貴。
王如經指出,古蹟修復工程分為兩期,第一期工程有臨時行宮、保護鋼棚架及蟲蟻防治工程等;第二期則是修護主體以及彩繪、剪黏、交趾陶及梁柱等,於二○○八年九月十三日開工動土。但因許多雕飾時代已不可考,修復工程格外困難,歷經四年多才完工。
此次進行古蹟修復時,均依照古蹟保護法保留原樣,特地邀請上月過世的國家薪傳獎彩繪名師陳壽彝、交趾陶國寶級藝師林再興等藝師大顯身手,讓配天宮建築在雕琢彩塑上,增添更多藝術珍寶。
慶祝安座大典圓滿順利,除了安座大典外,配天宮也推出一系列表演活動,今天在朴子市擺香案大拜拜,有三千多桌的香案排滿配天宮廣場、停車場及附近道路,場面壯觀。
此外,許多向配天宮媽祖求花喜賜兒女的信眾,昨天也抱著小寶寶來向媽祖報喜,王如經也致贈在地特產綠豆、紅豆製成的求子餅、求女餅,給二十個求子有成的家庭,現場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