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臨床顯示,國內肺癌患者,老菸槍比率遞減,專家分析,與環境中的致癌煙塵有關。一對六十多歲夫妻不抽菸卻相繼罹患肺腺癌,家屬整理廚房才發現抽油煙機對外管線堵塞,二、三十年來,夫妻倆吸入大量炒菜油煙致癌。
十一月十七日是世界肺癌日,台灣癌症基金會、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昨天邀請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及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等肺癌專家,提醒全民早期檢測、正確醫療、戒絕菸害,才能將肺癌風險降至最低。
賴基銘表示,肺癌是國人健康頭號殺手,去年八千五百四十一人因肺癌死亡。
過去將吸菸與肺癌畫上等號,不過分析近年資訊發現,女性肺癌患者有九成不吸菸,男性有三、四成是不吸菸。
楊泮池表示,沒有吸菸者也會罹肺癌,可能原因包括基因變異、環境、家族史,例如空氣汙染(包括機車汽車所排放的煙塵)、油煙、二手菸等。國人罹肺癌的原因之一是上皮細胞受體基因突變,八成患者可透過標靶藥物治療。
賴基銘提醒,即使不抽菸,也應小心防範二手菸的危害,出門最好戴口罩;在廚房中烹煮食物,需注意空氣流通,避免吸入有毒煙塵。
癌症基金會呼籲,預防肺癌首要之道是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包括足量蔬果、運動、遠離菸害與定期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