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日前核定「二○一五年經濟發展願景」,其中包括「營造優良投資環境」與「開創產業發展新局」兩項旗艦計畫,甚至具體的希望在二○○九年達到GDP平均每人兩萬美元,更希望二○一五年達到三萬美元。
個人基本上支持這項計畫,不過更希望的是,執行的策略應該更具體,才不會讓計畫淪為紙上作業。就計畫內容而論,個人有一些看法:
一、計畫雖然號稱經費預算達一千八百二十一億元,但是仔細查閱,卻發現大部分經費編列是延續以往的計畫,真正增加的不過五十億元,也就是說連百分之三都不到,這值得如此大書特書嗎?
二、計畫中雖提到土地優惠、充裕勞動力、提供資金協助、提高環評效率及促進企業投資機制等,卻刻意將中國大陸的因素排除,這樣顯然是不完整的,甚至可能產生誤導。
三、依目前企業發展型態,服務業顯然已是市場的主流,然而在計畫中卻未見針對服務業的具體規畫,是否該重新思考呢?
從這項計畫中,確實看到政府對產業發展的用心,也逐漸在掌握產業的未來與發展,不過,從許多的細節上卻讓人擔心,尤其在專業度不足及過度政治考量的面向上,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經濟發展與台灣未來息息相關,甚至是牽一髮而動全局,政府應該審慎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