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交換生依自訂計畫,完成十天單車環島行程,昨天經過嘉義縣北迴歸線,開心地合影。圖/梁雅雯
【本報嘉義訊】十名來自大陸北大、交大、同濟等大學生,到台南成功大學當交換生半年,上個月相約單車環島十天,隊長王凱林事前撰寫五千字企畫書。二日從成大出發,沿途日曬雨淋,每晚都搭帳棚過夜,昨天短暫停留嘉義縣水上鄉北迴歸線,返回成大。
環島成員王凱林、王詠、高麗媛、范凡、蘇率斌等十名學生,都未曾來過台灣,也互不相識,一個多月前,到成大不同科系當交換生,透過社群網站聯繫,有幾位陸生本來就打算單車環島。
隊長王凱林有多次長騎經驗,聊天時得知志同道合同學也想環島,結伴同行有個照應,將自己規畫的路線提供討論。
王凱林說,事前上網找資料了解各地距離、氣候、可以停留點及所需時間,也在別的背包客的路線上研究路線,部分地點還先騎去查看。但還是擔心因路線不熟,途中無法預測,寫了一份詳細的環島規畫書,包括生活公約,讓大家了解路程中可能遇到的情況,也讓大家簽下免責書,各自一份以示負責。
規畫書中,精確訂定時間表,若遲到十五分鐘必須請大家吃一頓飯,遲到半小時需請兩頓飯,如果遲到超過半小時,大家不會等,只發簡訊告知下一站會去哪;每站休息僅有十分鐘,雖然疲憊,但大家都展現了高度自律。
第一天就遇到下雨,有人天雨路滑摔跤,有人夜騎驚險遇蛇。為節省開銷,大家準備十到十五公斤重的行囊,搭帳棚過夜,每天洗冷水澡或擦澡。雨天則在廁所搭帳棚、有時騎得比轎車快,相當難忘。
同學說,一路上強烈感受台灣人情味,沿路有很多人替他們加油,洗碗阿婆、路過汽車看到他們的裝備,知道是遠行人,都會喊「加油!」,讓他們覺得窩心,也有不少人請他們吃飯。在校園搭帳棚時,曾遇到熱情的主任和副校長,請大家喝國宴酒,暢快聊天。
「這樣的生活體驗比課本上的寶貴!」同學們說,一路上有人受傷、受寒,輪胎換了又換,經歷不少事情,朝夕相處的革命情感,讓大家成為患難與共的好友,有機會再來台灣,想再環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