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足老太太的油畫作品。
圖/呂慧齡
文與圖/呂慧齡
俗話說:「天下父母心」,孩子不僅是父母甜蜜的負擔,更是時刻無法放下的牽掛。就因為做子女的明白父母的付出,更知道孝順是多麼理所當然與重要。在媽媽生病的二年期間,子女們分工合作、互助互愛,包括孫子輩也一起參與付出。
大姐慧珍運用老人醫學、長期照護的專才,教育媽媽及弟妹如何面對生死。弟弟博文和其子在美國錄製的聖歌及禱告,是媽媽的精神寄託。小妹慧娟扮演老萊子,逗媽媽笑,並常抱著媽媽說:「乖乖,惜惜!」
今年八月十一日,您的生日兒孫團聚。您超乎體能的和孫子們拋接軟球,您還雙手高舉要大家團結。我們個個隨著您的一顰一笑,歡樂其中。
媽!被您點名最放心不下的我,深感不孝與慚愧。失去您,如失去一盞明燈,著實教我哀戚空虛。您的教誨我會隨時銘記著,並且學習您的樂觀人生。纖弱的我在您生病時沒能幫上什麼,但平日聆聽您的教誨,分享您的心聲,似乎讓我們心靈相通。
第一次的震撼發生在您住安寧病房的第二天夜裡,您幾乎是昏睡著,我盯著您的身軀無法入眠。在陪病床的被窩裡,流著淚,抿著嘴,手握著如承師父送我的念珠,一珠一佛號,祈求您能及早脫離苦海。突然,您開口說:「慧齡,妳在念經喔!」我不知如何回答,因為我是用心念,連嘴唇都沒動,因為我怕一開口,會嚎啕大哭,接著您又說:「我有聽到!謝謝!」
在您仍有意識卻語音難辨時,我終於聽清楚您「要弟弟趕快回來!」還有您興奮莫名,說「妳是我的知音」。您要我交代看護,不要每次您醒來就餵您吃東西!支支吾吾的話語,我竟然能聽懂、傳達。但這也是我最後聽到的三句話了。您在最後,仍秉持整潔、不拖累人的原則。您的意志力讓您堅持到最後,令人敬佩。
您曾感嘆,生時,要做個有用的人;死時,也要有點用處。但身體有重症,連捐贈眼角膜的資格都沒有。於是,您選擇「植存」,做養分也好。塵歸塵、土歸土,一切順其自然,完成您一生的環保志業。
媽媽,您常提醒,我們的周遭就有許多菩薩,在此我要感謝我的公婆、先生、大姑、小姑,若沒有他們的支持與付出,我就無法陪媽媽走完人生的最後路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