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的藝術:自我消融於繽紛圖騰中

楊慧莉  |2012.11.10
2728觀看次
字級

我每天都在與痛苦、焦慮和恐懼對抗,我發現唯一能舒緩我症狀的方法,就是藉由不斷創造藝術。——草間彌生

出生於長野縣的草間彌生(Kusama Yayoi,1929-)是日本國寶級的前衛藝術家。作品特色為爬滿各種物面的高彩度圓點和布滿黑色網點的大南瓜。她的裝扮也與作品同質性很高,甚至常跟作品融為一體,看起來,相當搞怪,不輸時下的kuso風。但草間彌生早就創造出如此奇異景致,不愧為前衛女王。然而,這些視覺特色不是刻意為之,而是渾然天成,它們都來自草間彌生的幻覺。

十歲時,草間彌生就為大量的幻覺和幻聽所擾;她會看到物體周圍浮現光點,聽到動植物對她說話,讓她備感困擾,不時興起自殺的念頭。她當時在為母親畫的鉛筆畫中就充滿小圓點。

在她的幻覺裡,不時會出現令她心生恐懼的景象,後來她找到治癒的方法,就是把它們畫下來,讓自己驚魂未定的情緒獲得平靜。

從此,不管是在現實或在幻想中,凡是遇到讓她害怕、退縮的事,她都用「自我消融」的方法,藉由忘情於創作,讓自己消失在作品中,而戰勝內心的恐懼。但藝術不僅幫助她克服當下的恐懼,也成了她逃脫命運安排的利器。

創造自己的命運

二十來歲時,草間彌生寫信給美國女畫家歐姬芙,並寄了一些水彩畫給對方,沒想到居然獲得回音,讓她興起逃到美國發展的念頭。即便歐姬芙事前警告她,在紐約當藝術家生活大不易,但為了不想接受家人的婚姻安排,她決定逃離日本。

一開始,在紐約的生活備覺艱辛,但憑著對藝術的熱誠和執著,她終於創造自己的風格,在當地闖出一片天。她所創作出的「無限擴張的點點之網」,成了她的招牌風格。而她的創作手法並不限於繪畫,後來還跨進了軟雕塑、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更跨域發展,兼當作家,寫了許多小說,成為多方位發展的藝術家。

舉例而言,六、七○年代美國嬉皮風盛行之際,她在模特兒身上彩繪代表太陽、地球、月亮的紅綠黃點點,象徵物我交融,回歸宇宙自然的狀態。她這種訴說原始和解放的意念在當時極受歡迎。而去年她在北美館展出的《行走於死海之上》,就是她的軟雕塑作品。展場上,觀眾可見到一艘由軟雕塑製成物打造而成的船,那一根根重複相同形體的組成物,代表她所害怕的陰莖。於是,她用這種方式再一次擺脫了她所畏懼之物。

近年來,草間彌生積極與知名時尚品牌合作。她那迷幻的招牌圓點也因此成了許多商品設計的圖騰,十足地將藝術和商業做了完美的結合,為此刻正夯的文創業下了一個最佳注解。

談到草間彌生的藝術派別,總讓藝評家舉棋不定;有人說她的藝術是超現實主義,也有人說是原生藝術、普普藝術、女性主義等。但永遠與時俱進、走在時代先端的草間彌生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呢?她說自己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多麼直接而可愛的回答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