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志工 打斷牙齒也要服務

陳瑞娟 |2006.10.18
35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精神障礙者高危險時期如果被放棄了,狀況只會愈來愈糟!」嘉義市衛生局精神志工王秀美,從事一般人不敢嘗試的精障者志願服務,曾被患者用香菸燙傷、打斷牙齒、木棍偷襲,都不改服務的初衷,因為她認為,這些人需要社會的關愛,放棄他們,只會讓他們的狀況持續走下坡。

第五屆慈心獎名單出爐,多個團體及個人獲得表揚。獲愛馨獎的樂金月女士,已高齡八十歲,仍積極投入志工工作,她說自己「過了六十歲以後,就不記得年齡了。」放下年齡的限制,在先生過世後,投入台北榮總的志工服務,先後從事門診、檢驗部、放射線部、方向指引等服務,她說「因為自己國語不流利,更能體會榮民弟兄溝通上的困難;加上生病或老化等因素,就醫變得更加艱難,健康的我們多一些體諒和幫忙,就能給患者多一些方便和溫暖。」

獲特殊貢獻獎的王秀美曾任職於嘉義縣衛生局,任職期間利用公餘時間投入社區心理衛生志願服務,退休後更全力投入社區心理衛生業務,並加入精神志工行列,面對精神疾病個案,他會幫忙料理家務、打掃環境,狀況比較好者,還自掏腰包,帶他們上館子、逛超市,無非希望他們可以有走出去的機會。「有愛心給予,患者一定感受得到」王秀美曾遭患者從背後拿木棒偷襲,也有患者用力推她,使她撞到桌角,牙齒斷了五、六根,但志工工作未因此中斷,她也覺得,志工工作讓自己學了很多,豐富人生。

目前全國衛生保健志工約三萬八千多人,今年共有三個志工團隊、六十四個個人得獎,將於十九日受獎,評審之一的柴松林教授表示,能投入志工服務就是相當令人敬佩的,能得獎的人有限,要做出抉擇真的很難,他認為,能夠付出勞力、智慧、時間服務別人,不僅可證明自己是有用的人,也會因旁人的需要,而覺得活著相當有樂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