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孫子兵法】 只欠東風

姚儀敏 |2012.11.07
1428觀看次
字級

西方學者提過一個「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大意是說當傳統的思維碰上天馬行空的構想,常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梅迪奇效應」的關鍵在於「時機」二字,這讓我想到,句踐臥薪嘗膽不就是在等待復國報仇的時機?成千上萬的人十載寒窗,也不就是想抓住瞬間成功的時機?

「時機」是對我方有利的時間點,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中的「東風」,它是在順應趨勢下得到的力量。

你的動作或指令也許非常優越,但當各方條件不成熟,在戰場上也只能認輸,只能獨守爛攤子;反之,順勢而為,事情自然變得容易,即使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會有麻煩。

乍看「時機」是在競爭者手上決定的,不過多數時候,它總是被層層的危險覆蓋住,我們只能在漫長的時間長廊裡勤奮不懈,把自己準備好,等到良機出現的瞬間順勢而上,不斷攀高。

孫子〈兵勢第五〉指出:「故善戰者,求之於勢。」這裡的勢,亦即有利於我的態勢,不過這種情事只有悟性高且善用謀略者,才能抓住時機發揮力量。

時機需要準備,才能順理成章,諸葛亮在《將苑‧智用》提出了利用時機的方法,他說:「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日勢,三曰情,事機作而不能應,非智也;勢機動不能制,非賢也;情機發而不能行,非勇也。」

意思是掌握時機的辦法有三種:一是天時地利,二是形勢變化,三是人心向背。總結一句話,天時、地利、人和對你有利,你的時機就到了,別人只能看著你的背影神傷。

在《孫子兵法》十三篇中,〈兵勢〉、〈虛實〉、〈軍爭〉三篇講的都是戰場的管理,如何讓力量體現於「形」而蓄發於「勢」、「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共同的論述點都在於等待時機,如果時機不對,未必能在該形勢上取勝,〈火攻第十二〉雖然講進攻,但主題也是圍繞著時機打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