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寫就對了!
二○一○年於台北舉辦的「國際花卉博覽會」,是台灣首次獲得國際授權舉辦的世界級博覽會,融合環保再生、自然共生等概念,別具意義。
為期半年的花卉博覽會從二○一○年十一月初起至二○一一年四月底,舉辦相關活動近六千場,參觀人次突破八百萬人次,造就台北國際花城的美譽,可謂叱吒風雲,讓台灣站上世界花卉園藝的舞台。
會場共分為四大展區:圓山公園區、美術公園區、新生公園區、大佳河濱公園區,區內處處奼紫嫣紅。其中最受矚目的,則是在「爭豔館」中舉辦,象徵花卉界最高榮譽的「國際室內花卉競賽」,是最嬌奼的競技。
如今,為花博建造的館舍已轉型再利用,真正落實花博環保再生的概念,也提供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搞清楚弄明白
「吒」(ㄓㄚ)本義為「怒吼」,如:叱吒。「叱吒風雲」指大聲怒喝,就使風雲變色,形容聲勢極大,威風凜冽的樣子。《說文解字》:「吒,噴也。叱怒也。口乇(ㄓㄜ)聲」;「吒」也有「悲痛、痛惜」的意思,如:悲吒;此外,「吒」還有「誇耀」的意思,通「詫」字,如:誇吒;「吒」當作名詞時,為「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名字」,如:哪(ㄋㄨㄛ)吒。
「奼」(ㄔㄚ)本義為「少女」,如:奼女。「奼女」亦指道家所煉的丹汞,即水銀。《說文解字》:「奼,少女也。女乇聲」;此外,「奼」有「美女」之意,後引申為「豔麗的」,如:奼紫嫣紅、嬌奼(嫵媚嬌美)。
「吒」、「奼」二字因字形相近,都有「乇」的偏旁,字音又相近,雖各有字義,卻常被混用。只要記得「奼」字「女」部,常用來形容人和花的美麗、嬌豔;「吒」字「口」部,有大聲斥責、悲嘆等意思,如此理解,二字便能清楚地區分了。
語文小常識
「奼紫嫣紅」語出湯顯祖《牡丹亭》的第十齣〈遊園驚夢〉曲文:「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ㄩㄢ)。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遊園驚夢〉是《牡丹亭》裡最有名、也最常被搬演的一段。故事內容為杜麗娘和婢女春香到花園中遊玩,杜麗娘因困倦在園中小憩,做了一個夢。在夢中杜麗娘遇一書生,兩人心意相投,一番歡愛。杜麗娘轉醒,惆然若失。此劇中處處花團錦簇,充滿了美歌美舞,是很有代表性的崑曲劇目。(選錄自《每日二字,這樣寫就對了》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