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了替學習落後學生開設的補救教學,現在成了學校趕進度的第八節課。教育部昨天邀二十五縣市教育局開會,要求國中落實第八節課不強迫、不教新進度,違反規定且屢勸不聽,將移送監察院。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瑛說,家長團體不反對課後輔導,但必須回歸開辦目的,不強迫、不上新進度。
每年都傳出學校強迫學生上第八節課,有學校就把第八節課收費印在繳費三聯單,要所有學生先繳錢不參加再退費。教育部上午決定,屬於教育部主管的高中職部分,未來只要有違規收費上課投訴案,將由部長室、中部辦公室主任室登錄列管,避免有官員消極不處理或吃案。所有列管案件都要查察簽核,只要確定違規,將對失職人員糾正、議處。
教育部常務次長吳財順表示,一般正常教學國中每周上課五天、每天上七節課。俗稱的第八節課,是在放學後讓學習落後學生或績優學生留校補救教學或加深加廣。
但是愈來愈多學校會在學生國三或高三時,開放學校教室讓學生留校自習,有些學校為了拚升學率,甚至讓學生留校自習到晚上十時。
吳財順說,讓學生課後留校自習,主要是因為部分經濟弱勢學生家裡讀書環境不好,家人看電視或干擾讀書。也有部分學生自律較差,在家無法專心念書。但留校必須遵守「四不原則」:不強迫、不收費、不考試、不上課,違反任何一項都是違規。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瑛說,課後輔導第八節課確有必要性,家長團體也不反對。只要不強迫、不違規趕進度,家長團體都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