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書店,是許多南京人的驕傲。今年三月,在朋友的引領下我總算去了一趟。半年後,九月中旬,因新書《人間隨喜》我又在先鋒書店辦了場活動。這次,二度進了先鋒,印象最深的是那尊著名的塑像——「沉思者」。
活動完畢,我們一行七人,轉往蘭苑劇場,觀賞江蘇省崑劇院的演出。頭一折,是〈山門〉。這戲以前看過,但是印象平平。蓋魯智深出家後,一日,百無聊賴,走至山門,誆了酒保,搶了酒喝。一淨一丑,兩人對手。不過,即使陽剛亮烈如京戲,都已然慨歎,「千生萬旦,一淨難求!」更遑論,典雅宛轉如崑曲,稱得上角兒的花臉,可哪兒找?!中國的戲曲,一向是「戲以人揚」;沒有好的演員,這戲,又怎麼看?
尤其,魯智深這角色,不只要有嗓子,更要有工架。即使是京劇,花臉也都銅錘易覓、架子難尋,更何況崑劇?正因如此,這齣〈山門〉,我本想是熱鬧熱鬧,暖個場,就等下一折戲唄!沒想到,魯智深大醉,酒保退場,好戲,竟才開始!
這時,但見台上的魯智深,趁著酒興,抬腿下腰,且跳且舞,大演十八羅漢。這場獨角戲,可真了得!省崑這演員,名喚曹志威;他將羅漢的龍虎之姿,演得形神兼備;既爽然豁達,又乾淨俐落,更是充滿了諧趣。老實說,一開始,他演前兩個羅漢,我並不以為意,沒想是否多麼精采;直至第三個羅漢,我才恍然明白,眼睛一亮,挺直了腰,身體也自然前傾;接著,羅漢的造型,一個個新鮮別致,又都趣味盎然,真令人目不暇給;演到絕妙處,我不禁撫掌叫好。其中之最,是「讀書羅漢」。
禪門中的羅漢,直截峻烈、大開大闔。他們的心胸氣魄,並非幽居書齋的學者所能比擬;他們的格局氣象,亦非咬文嚼字的讀書之人所能企及。他們閱讀的,是山河大地、人世風光,並不拘拘於書冊。然而,他們一旦讀書,便逕搗黃龍,直探學問本源;他們讀書,一向與歷代響亮的人兒攬臂而遊,一路有言笑。正因如此,台上這「讀書羅漢」,手持著書冊,颯颯丰姿,真好精神也!我看他這麼開豁、這等利索,忍不住又喊了個好;只覺得,讀書果真是件賞心樂事,讀書原該如此意興揚揚!
可惜的是,當今時代,這種意興揚揚的讀書之人終究少了。更多人讀書,只見臉上佈滿了糾結與苦悶。讀書人的躁鬱早成了這時代的痼疾。正因如此,幾天之後,我在北京大學講座,題目是〈躁鬱時代的讀書人〉;有聽眾自承,早先沒讀過我的書,也沒聽過我的名字,但是,單單衝著這講題,他們就來了。
而後,不知怎地,我忽忽想起了先鋒書店的那尊塑像。於是,我打了電話給南京的友人,和他聊起了「讀書羅漢」。我說,下回若得機緣,不妨約請先鋒的主人,也看看這齣戲。如果,看了歡喜,屆時,或許可以考慮:是否將「沉思者」的塑像,改換成「讀書羅漢」?「沉思者」雖說動人,但畢竟,多少仍有愁苦之狀,確實不如「讀書羅漢」這等丰姿颯爽。若能如此,先鋒書店就不只是素樸沉靜,也不僅僅苦思求索,取而代之的,先鋒書店將召喚讀書人久違的氣象萬千,以及,中國讀書人該有的精神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