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生活學-- 演唱會酷舞台 科技+創意大吸金

郭士榛 |2012.11.05
4434觀看次
字級
五月天「離開地球表面」演唱會的飛天海豚設計令人驚艷。圖/相信音樂提供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舞台上的視覺影像中,天團五月天的冠佑開車載著阿信、石頭、怪獸、瑪莎,被壞人追趕,在危機四伏時,車子解構重組成數公尺高的變形金剛,讓觀眾為之瘋狂。如此展現的舞台技術已將文化、科技和創意成功結合。

承辦演唱會的必應創造演唱會製作部總監周佑洋指出,演唱會的主題仍以音樂為主,燈光、機關、造景只是擴大音樂感動人心的情境,達到吸晴效果。

近年台灣演唱會市場蓬勃發展,國內歌手如張惠妹、五月天、王力宏等,門票秒殺。演唱會成為年輕人重要休閒活動,平日節衣縮食,也要花數千元聽偶像的演唱會,滿足現場的視覺、聽覺和肢體動感。

周佑洋指出,近年數位音樂盛行,CD專輯發行量下滑,到現場看表演成為無可替代的方式;演唱會是歌手可以完全展現的場合,和觀眾面對面互動,歌手呈現功力,觀眾也近距離看見他詮釋樂曲的狀態,檢驗藝人在舞台上能否掌握觀眾的心。

舞台華麗 不忘音樂本質

從事演唱會幕後工作十三年,周佑洋做過許多大牌藝人演唱會,不但跑遍全台,甚至遠至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及歐美各國。周佑洋表示,演唱會在台灣受觀眾喜歡,主因是台灣人已養成買票看表演的習慣;早期台灣的演唱會是為宣傳專輯而做的免費活動,但隨著舞台技術愈來愈純熟,加上科技進步,可讓觀眾現場感受酷炫的一面。不過周佑洋認為,現階段台灣的演唱會仍沒有固定樣子,未來應會慢慢走出自己特色。

「再炫的舞台,仍不能忘記歌手音樂本質。」周佑洋說:「近年的演唱會因科技進步,讓演唱會達到文化、科技、創意的結合。」他以五月天為例指出,他們的音樂種類多,很容易找到主題元素,易於在舞台上說故事,例如「DNA創造五月天」演唱會,因為冠佑和石頭有了小孩,因此演唱會主題以「人為何組成?為什麼活著?未來想做什麼?」為概念發想內容。

訪中研院 找可用新科技

周佑洋的幕後工作團隊重視吸收新資訊,除了觀賞國外演唱外,也常參訪中研院,找新發明的科技試用於演唱會中。周佑洋也會帶領工作團隊,在經濟產業報章雜誌中尋求新資訊、知識和科技,思考如何運用。

至於發展創意,周佑洋將歌詞內容放大、轉化成其他形式,讓觀眾可以深刻感受,例如歌曲講述無法得到愛情,那就讓對方擁有自由;現場使用大量紙花、火焰,代表炙熱的愛情,最後漫天大雪象徵分手後的痛苦。周佑洋表示,創意就是要讓觀眾融入每首歌的情境,跟著歌者感動、歡笑、悲傷。

流行音樂已是台灣發展文化創意的旗艦產業,演唱會的產值更令人咋舌,以五月天歲末在高雄的演唱會來說,一場五萬個座位,四場演唱會有將近三憶元的票房收入,可見演唱會已成為新的搖錢樹。台灣要以流行音樂發展文創,周佑洋提出相信音樂老闆陳勇志所說的話:「政府要以五億元在高雄蓋流行音樂中心,不如拿這筆錢做一百張專輯,為台灣留下一千首好歌,還有版權、演唱會等周邊收入,比蓋一個可能成為蚊子館的建築實際。」

走遍全球各地的周佑洋認為,台灣市場小,內需規模不大,音樂文創應多開發外財,推廣台灣流行音樂走入國際,才是最好的方法。

小檔案   周佑洋
必應創造演唱會製作部總監、資深唱片媒體人,曾任職於金瓜石唱片、瑞星唱片、滾石唱片、東森電視、寄居蟹製作、大雄星唱片,擔任過唱片宣傳、執行製作、舞台總監等。二○○四年起擔任演唱會製作人,工作內容包含節目設計、舞台硬體設備連繫和協調規畫。

以天馬行空的創意及靈活的溝通協調能力成為華人演唱會製作翹楚,籌備過多場大型巡迴演唱會,也是多場頒獎典禮、跨年晚會的製作人。合作過的藝人有五月天、梁靜茹、劉若英、陳昇、李宗盛、黃大煒、范瑋琪、林宥嘉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