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秋毫不見輿薪 執政團隊困境

兆欣 |2012.11.05
1427觀看次
字級

陳內閣聲稱要拚出有感經濟適逢滿月,列舉了十四項施政績效,但媒體或民意調查統計數字都顯示,五成以上受訪者,對於當前經濟景氣狀況還是抱持「無感」者居多,馬總統與陳內閣施政滿意度也持續向下滑落。

如果說政府沒做正事未必公允,從去年修法通過課徵奢侈稅,到今年六月央行限縮豪宅貸款及七月間課徵證所稅通過立法看來,政府並未懈怠;但若拿我國的經濟成長率相較於南韓、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印尼及菲律賓等亞洲十二個國家地區,我國敬陪末座也是不爭的事實。

為何執政團隊的努力淪為「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涎」?無法轉化為帶動經濟成長的驅力?

當前歐債危機正熾,某些當事國記取一九二九年爆發的全球性經濟大蕭條慘痛教訓,大多以擴張性財政政策因應。

日前到訪我國的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姆斯,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對談時,亦指陳採行擴張性財政收支政策刺激經濟景氣的重要。

反觀我國,無論是修法開徵奢侈稅、限縮貸款、課徵證所稅及至刪除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等措施,均屬緊縮開支的保守作為。

在歐美主要國家在面對經濟不景氣和企業營收不佳情況下,又逢財政緊縮,導致股市流動性不足,指數不好看,本是意料中的事。但財政部為了美化股市交易指數,又下令政府基金與公股銀行團進場護盤,對於虧損嚴重的勞保及退輔基金收支,恐是治絲益棼。

一九九○年出版的《第五項修練》書中,對於當下執政團隊「只見秋毫不見輿薪」的因應問題思考模式,早有詳細評述,但不知為何我們號稱一堆博士的內閣,沒有想透問題癥結所在?

於今解決之道,在於馬英九總統是否能夠以首席公僕的執政高度,以系統性思考的宏觀前瞻視野,形塑切實可行的執政願景,交給扮演專業經理人角色的執政團隊執行。

大人不親庶務,總統先生應該從一堆例行公事般行禮如儀的官式活動中抽身,好好思考該如何治國,國家經社發展,才有可能走出谷底止跌回昇,化解社會對立凝聚共識走向和諧。

兆欣(台中市/自由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