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服用含汞量過多藥物,會造成慢性汞中毒,損害人體神經及消化系統;服用含鉛量過多量藥物,日久會造成貧血症狀,甚至引發腎衰竭、神經腦部病變,影響兒童行為及智力發展。
消基會昨天公布消費者委託送檢中藥摻加西藥六十三件、委託檢測含重金屬鉛、汞、鎘共六十五件,結果有二件含汞量超出衛生署規定;不過這二件都是散裝藥,無法確認來源。消基會呼籲看過中醫再服藥、切勿亂服藥。
消基會秘書長黃怡騰在昨天召開的「中藥摻加西藥及含重金屬檢測」記者會中表示,消費者委託送驗中藥摻加西藥六十三件,共計十一件驗出含有西藥,比例是百分之十七點五。
其中包括「跌打損傷類」、「感冒咳嗽、過敏性鼻炎類」、「止痛類」,及「補腎滋養類」、「減肥類」、「強心類」、「解毒類」與「利尿類」樣品中都有檢出西藥。
他強調,衛生署規定的「中藥之總重金屬含量不得高於一百ppm」,另為消費者檢驗的六十五件是否含重金屬鉛、汞、鎘案中,竟有二件樣品檢驗出含汞量超過;其中一件來自「蔘藥行」的「小兒驚風類」中藥樣品,其次是來自「國術館」,用來治療「血管硬化」中藥樣品,被檢驗出含汞量高達百分之三點五(三萬五千ppm)。
此外,另有一件宣稱減肥類樣品被檢出含有Clobenz-orex,因為它會在體內代謝成安非他命,長期服用容易成癮。
消基會為了替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把關,開放「中藥含西藥、重金屬檢測」的申請,即日起至十月二十七日止,消費者可電洽消基會(○二)二七○○一二三四索取檢驗委託申請書,每件檢驗須負擔一千五百元的檢測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