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專校院研發主管會議昨天在台中逢甲大學舉行,台科大機械系教授鄭正元以「技職院校的實例與俄國經驗參考」談技職教育的出路。近來不少產業老闆頻抱怨學用落差,曾借調到業界的鄭正元指出,必須讓學生「畢業即具就業力」,讓技職教師可以借調到產業,讓技職校院老師具備「被挖角的能力」,並建議教育部建構「親產學」環境,試辦、推動創業導向的碩博士學程。
針對鄭正元建議,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指出,目前已有四十幾所大學開設創業學程,但都開在大學部,碩博士生目前仍不可以創業公司營運成功作為畢業的審查標準,畢竟碩博士學位仍要有學術底子,即使是發明或技術報告升等,也要轉換成論文形式。
林聰明說,他擔任雲科大校長時,曾首創教授帶薪到業界服務的先例,但教授仍要回學校指導學生,但只實施一年,後來就改採留職停薪。目前教育部補助技職科大送教師到業界實習,促進產學合作。
鄭正元認為,技職教授借調到產業服務,可以發揮「借出母雞,帶回更多小雞」的效益,這樣老師回學校指導碩博士論文題目時,就可以寫出對產業發展有幫助的題目,也可以幫助學生未來就業。
他建議教育部應建構「親產學」的環境,包括教授借調產業可納入教授升等與講座教授聘任的誘因,休假借調至企業服務期間,可帶職帶薪並兼領企業薪資等。另外,技職教育也要多開設「創業學程」,培育年輕人有創業的實力。
台北科技大學近年經常從業界聘請具實務經驗的教授,曾經在美國車商工作的車輛工程系主任黃國修,三年前還被經濟部借調兩年,參與台灣未來科技產業的布局。黃國修說,國內很多教授拿了博士後,對於寫論文很拿手,對於到企業觀摩卻沒意願,借調到經濟部兩年的經驗,反而讓他的學術視野更開闊,教學更契合產業發展。
弘光科技大學教務長蘇弘毅表示,校方一向認同老師借調到業界,弘光科大以護理系起家,每年暑假護理系都會輪調十名老師到合作醫院工作,目的就是讓老師們重新熟悉實務現場,避免示範教學時過於生疏。如果老師們借調的醫院剛好遇到護理系暑期實習學生,還可以直接在職場上指導。
另外該校幼保系副教授魏淑君,今年暑假也借調前往台中知名連鎖幼兒園一年,協助園長經營。蘇弘毅說,教授到業界服務,可以第一手了解產業的需求,並且把實務現場的案例帶回課堂,對於學生能力的培養,絕對正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