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熊看來若有所思,是想起小時候的事嗎?圖/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早期在馬戲團內,棕熊是很受歡迎的動物,不少訓練師讓棕熊穿著滑稽的衣服直立走路,逗得台下觀眾哈哈大笑,但當節目結束、馬戲團落幕後,這些動物去了哪裡?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裡,就收容了一隻來自馬戲團的棕熊——「鮭魚」。
當年馬戲團表演盛行時,某戶外教學推廣協會利用教學的名義,引進許多野生動物作為表演用途,後因營運不佳,這些動物最終都被關在狹小的籠舍裡,然後隨意丟棄在荒郊野嶺,不知過了多久才被人發現。
幸而獲救 開始全新生活
運氣好一點的動物,就由動物園或收容中心收養;運氣不好的動物便在籠內孤獨死去,收容中心的棕熊「鮭魚」,就是當時被遺棄的動物之一。
在收容前,獸醫做了簡單的健康檢查,立刻發現牠的體重過輕,有營養不良的現象,還因為長期被關在狹小籠舍內而出現嚴重的刻板行為。
所謂刻板行為,是指動物長期圈養在籠子裡,生活及覓食行為單調乏味,因而造成動物心理及生理上的不良影響。像是「鮭魚」左右搖頭、在狹小籠舍內不停來回走動,就是刻板行為非常典型的例子。
野生動物每天都會花費許多時間在找尋食物,若是將牠們的生活侷限在狹小空間中,對動物的身心是非常嚴重的折磨。
健康恢復 心靈陰影未消
落難的「鮭魚」來到收容中心後,照養人員合力將牠移入新籠舍,新家有很多木頭,可供攀爬;還有以消防用灑水軟管編織的吊床,除此之外也有一個大水池,讓牠在盛夏時可以泡水消暑。
至於為什麼替這隻棕熊取名為「鮭魚」呢?因為牠剛來中心時,照養員根據一般棕熊最愛的食物「鮭魚」替牠命名,但後來發現牠並不愛吃魚,因此大部分的時間,照養員都是餵牠吃蔬果及肉條,雖然偶而也會在水池裡放幾隻魚,但「鮭魚」總是興趣缺缺。
現在,「鮭魚」已經沒有營養不良的問題,體重逐漸增加,毛色也較牠初來時更明亮。唯一遺憾的是,雖然「鮭魚」的刻板行為出現次數較少,但偶爾在等待食物時,依然會出現來回搖頭的情形,可見當時受到的精神傷害有多大。
小結
最近,有些休閒農場為了招攬遊客,打著生態教學的旗幟來進行各種動物表演。甚至有些地方,為了方便遊客拍照方便,將鱷魚的嘴巴用膠帶封起來,對於這些不當對待動物的觀光場所,拒絕消費才是明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