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雅集 4百藝文老友歡聚

郭士榛 |2012.10.24
950觀看次
字級
龍應台(左)出席「文藝雅集」餐會,感謝藝文界前輩的貢獻,貼心替林良夾菜。圖/中央社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重陽節《文訊雜誌》舉辦藝文界一年一度的「文藝雅集」活動,昨天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登場。《文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指出,藉此發揚文學倫理、傳承智慧。今年啟動「一○一藝文老友關懷列車」,許多藝文前輩因年事高或體弱無法赴宴,為將關懷實際送出去,啟動拜訪老友的關懷列車,今年拜訪了畢璞、蕭白、陳奇祿和余宗玲。

封德屏表示,這個活動舉辦已有二十多年,主要發揚文學倫理,讓智慧傳承,也邀請許多退休後就很少受邀的文學家,讓他們不感到寂寞。

昨日出席的藝文前輩背景橫跨文學、書法、繪畫、文史、傳統藝術等多種領域,包括剛獲得國家文藝獎的李錫奇和作家林良、詩人隱地、作家辛鬱、詩人管管、作家馬景賢等近四百多位文藝界前輩和文友出席。

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看到一路上帶來文化養分的長輩和朋友,她要代表不同世代表達感謝,謝謝他們給各世代許多美感經驗。

活動中放映《一○一老友關懷列車》影片;今年邀請畢璞、蕭白、陳奇祿和余宗玲的老友,到這四位前輩家中拜訪,透過影片傳達他們的近況。封德屏表示,未來期望在經費足夠的狀況下,以紀錄片形式記錄這些藝文前輩。

《文訊雜誌》邀集李豐楙、林綠、張騰蛟拜訪隱居仙跡岩、淡出文壇的蕭白,暢敘文情、友情,陪蕭白重溫年輕時代的情誼。

最感動的「關懷列車」號召了丹扉、蓉子、唐潤鈿、尉天驄和樸月一同探訪甫過百歲的余宗玲。余宗玲因年事高、家住得偏遠,近年來幾乎不出門,但一見到老友、老同事依然叫得出名字,清楚記得交往的細節,展現待人接物的親切和周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