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悼哲學巨擘勞思光

 |2012.10.23
2993觀看次
字級

原名勞榮瑋,號韋齋,以筆名著稱於世的哲學大師勞思光先生,在十月二十一日逝世,享年八十五歲。他的仙逝,讓台灣少了一位純粹的自由主義鴻儒,讓世界少了一位真誠的中國哲學巨擘,令人深深哀悼。而他因孤單跌倒而辭世,更是讓人不捨!

勞思光出身於翰林官宦之家,父親勞競九曾經加入同盟會,參與辛亥革命,跟蔣介石是同學,以中將官階退伍。但這樣的身世並未讓勞思光獲得特別禮遇,因為他主張民主自由,反對國民黨獨裁,受到情治單位關注,並被迫離台到香港教書。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的著作在台灣成為禁書,父母過世也無法奔喪。

勞思光離台前曾經誓言,除非台灣解除戒嚴,否則不回台灣。因此,一直到一九八九年他從香港退休,才應清華大學之邀來台,直到最後一刻都在台灣任教。可以說,勞思光一生都奉獻於哲學,奉獻於教育,是堅持獨立思想的哲學家與教育家。在哲學思想上,他強調不斷反省,不立門派,維持開放自由的態度。所著《新編中國哲學史》,至今仍被學界視為研究中國哲學史最可靠的指引。

他日常生活也很簡單。晚年任教於華梵大學,校長朱建民說,勞思光終身致力哲學研究,沒有到處演講或從事行政工作,專心一志研究哲學,是個純粹的學者;為了保持思想清晰,平常休閒就是算數學。朱校長曾好奇地問勞思光:「在算什麼,是不是微積分?」勞思光卻笑著說,微積分太簡單。

多年來,他獨居於台灣,並未受到特別照顧。據說他曾經告訴較親近人士,當年來台時謊報了年齡,實際上他應該是比身分證上的年齡還要多五歲。這麼大的歲數,平日總是穿西裝打領結,一派英國紳士作風,維持著他早年研究西方哲學的風格,不願麻煩別人。

他一百六十公分的身高,體重只有四十公斤,貧血又瘦弱,患有大腸癌。看醫生時,只有學生相陪。平常食慾不佳,導致營養不良。他日前深夜在家跌倒,隔日清晨學生發現送到醫院前,已經死亡。

台灣進入老年社會,對於老人的照顧多半還停留在提供津貼的層次,而非提供照護與陪伴。最近政府對於若干特殊族群的照護,引起諸多批評。雖然我們認為政府資源的確應該有更公平的分配,但是像勞思光先生,或更早年去世的蘇雪林先生,他們都分別在哲學界、文學界都是國寶級人物,卻也都是多年獨居的老人家。等到他們去世,眾人才發現他們所受到的照顧與陪伴,實在有限,讓人心疼。這實在不是一個文明社會應該發生的事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