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交通大隊統計,近年來,十二區中,最常發生自行車車禍與最多死傷人數的前三名,分別是北投、文山與內湖區。交大分析,前三名都發生於山路密集的行政區內,可見山路因上下坡起伏劇烈,單車騎乘難度較高,較易發生事故。民眾準備騎單車「征服」各大山路前,還是要做好準備。
交大表示,近年來,國人騎自行車的風氣漸盛,無論是市區通勤,還是周末山路休閒騎乘,人數都有成長。這三區有較多知名山路,比較為危險,如北投區陽明山系更是事故不斷。
統計九十八年起至今年八月,北市共發生一千一百一十七件自行車車禍,有一千四百八十六人受傷與五人死亡。其中,北投區發生一百四十五件自行車車禍,共有一百八十七位受傷、一人死亡;文山區發生一百四十件車禍,共有一百九十四人受傷、一人死亡;內湖區則發生一百零九件車禍,有一百四十四人受傷。
萬華區排名第四名,共發生一百零四件車禍,一百三十六人受傷、一人死亡。倒數第一名的行政區則為南港區,發生二十五件自行車車禍,有三十六人受傷。
交大表示,文山區常受車友青睞的山路為貓空一帶,內湖區則為五指山系與外雙溪。至於排名第四名的萬華區,雖然行政區內以平路為主,但當地許多銀髮族都會以單車代步,老人家的注意力與應變能力都較不足。
北投分局交通組組長曾學貴說,建議騎士盡量穿著亮色衣物,也多使用前後燈、反光條等裝備,可多一份保障。另外,心態調適也很重要,「十次車禍九次快」照樣適用自行車車禍。
竹子湖派出所一名員警表示,假日出外巡邏,常常會碰到自行車車禍,有自摔的、撞進水溝的、與汽車相撞的,「摩擦傷只是小意思,更嚴重的甚至是飛出去,跌落山谷。」常見的肇事原因為速度過快與失控,自行車騎士最好減速慢行。